拟赴美上市的保险中介公司再添一员。近日,爱云保技术有限公司(简称“i云保”)获得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有2家保险中介公司成功赴美上市,还有4家保险中介公司拟赴美或赴港上市。
近年来,拟上市或已上市的保险中介公司大多强调自身科技属性。业内人士认为,美股、港股对科技型企业接纳度较高,上市门槛相对较低。上市可以为保险中介公司提供资金来源,提升公司品牌形象和知名度。但是,从盈利模式看,保险代理业务为其主要收入来源,保险中介公司的“科技故事”能否获得市场认可,还需实际价值、盈利能力、增长潜力以及合规性与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硬实力加持。
多家保险中介拟境外上市
近日,中国证监会网站披露《关于IyunbaoTechnologyLtd.(爱云保技术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i云保拟发行不超过4389万股普通股,并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或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i云保是专注于赋能保险从业者的保险科技服务平台。公司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为保险机构、保险从业人员提供“科技+服务”的解决方案。其境内运营实体为上海豹云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服务于保险行业的综合性集团,集团旗下拥有“i云保”平台、保通保险代理等企业。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还有多家保险中介公司拟赴美或赴港上市,另有两家公司已成功赴美上市。
今年5月30日,证监会网站披露《关于YuanbaoInc.(元保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元保拟发行不超过6450万股普通股,并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或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开信息显示,该公司是元保保险经纪(北京)有限公司运营的互联网保险中介平台,于2020年上线运营。
今年4月3日,众淼创新科技(青岛)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这也是继去年5月之后,该公司再次申请港股主板上市。根据证监会此前披露的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该公司拟发行不超过4059.50万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公开信息显示,该公司是保险代理服务及解决方案提供商。
今年1月12日,深圳手回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的招股说明书显示,手回科技是一家线上人身险中介服务提供商。据记者了解,该公司是保险经纪公司小雨伞保险经纪有限公司的母公司。截至7月12日,距该公司递交招股说明书已满6个月,相关招股说明书为失效状态。
今年以来,还有两家保险中介公司——有家保险、致保科技先后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据记者梳理,当前国内在美国上市的保险中介公司共7家,除前述两家外,还有泛华、慧择、车车科技、天睿祥、水滴公司。
和保险中介赴港、赴美上市热情高涨不同,保险中介公司在A股上市情况略显冷清。
江泰保险经纪自2012年筹备上市,证监会于2021年终止其上市申请,目前A股尚未有成功上市的保险中介公司。不少保险中介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但近年来,一些公司陆续摘牌,新三板挂牌的保险中介公司数量已从巅峰时期的30多家降至个位数,部分公司甚至选择转型另谋出路。
业内人士认为,保险中介公司对上市地点的选择主要是基于上市机制等因素的考量。根据相关监管要求,在A股上市的企业需要满足一定的市值、财务指标等要求。爱收牌(上海)商务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郭银龙向记者表示,保险中介公司是第三方平台,对保险公司的依赖度较高,业务具有不稳定性,在激烈竞争下,不少公司盈利较为困难,甚至出现亏损,难以达到A股上市门槛。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陈宇恒认为,香港地区和美国的上市程序比较简便。同时,赴港、赴美上市可以接触到更多国际资本,提升公司的品牌价值和国际影响力。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保险中介公司谋求上市与投资人的推动有关。“部分公司在引入投资人时签订了对赌协议,到了一定期限,投资人寻求退出,因此保险中介公司有上市的需求。”一位从事保险中介股权交易的人士向记者透露。
主打“保险+科技”模式
近年来,不少保险中介公司利用科技手段,赋能保险业务流程,构建新型的业务模式。
比如,众淼创科在提交的招股说明书中表示,公司使命是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字化能力,从而促进公司保险及相关业务的快速增长。自2017年成立以来,公司抓住保险中介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开发了一系列线上平台。已上市的有家保险和致保科技也强调自身的科技属性。有家保险网站显示,公司专注于使用人工智能驱动的技术为保险企业(包括保险公司和经纪人)提供增值服务。致保科技则表示,公司是“保险+科技”的数字化保险平台,赋能各类行业/场景的B端渠道、企业、政府,共同为C端客户提供优质的保险服务。
郭银龙认为,美股市场较看重“科技故事”,对科技型企业的接纳度较高,拟上市的保险中介公司主打科技概念,与美股市场的投资偏好较契合。尽管不少公司强调自身科技属性,但利润仍来自销售端。
从部分保险中介公司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来看,保险代理业务收入占大头。众淼创科的业务收入来源包括保险代理业务、IT服务、咨询服务三方面,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