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诚集团郭忠勇: 因地制宜 助力新兴市场绿色金融发展
时间:2023-03-27 00:00:00来自:中国证券报字号:T  T

作为已经成立了175年的老牌人寿保险和资管巨头,保诚集团着眼于绿色投资,通过金融机构的力量助力绿色转型,推动零碳发展。日前,保诚集团投资总监郭忠勇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新兴市场的绿色金融在融资等多方面临挑战,需要市场参与者在全球框架下因地制宜寻找适合当地的发展路径。

谈及中国市场,郭忠勇表示,在中国家庭超额储蓄的支持下,消费需求重新释放,或将成为中国经济复苏的主要驱动因素。“我们看到了高于预期的投资情绪和经济数据,对中国市场的未来充满信心。”

错失可持续投资

或带来巨大机会成本

中国证券报:从投资回报以及环境回报角度,如何看待可持续投资的实际效果?

郭忠勇:负责任投资资产的持续增长证明了市场对ESG友好解决方案的需求不断上升。为了实现净零目标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市场需要更多类型的投资解决方案。我们不仅对可持续投资的前景持乐观态度,并且认为如果错失这些发展机遇,可能会导致巨大的机会成本。随着从煤炭转向清洁能源的绿色转型不断深化,同时市场对可持续投资解决方案的需求不断上升,无论当下投资者是否对ESG投资感兴趣,这些变化都将对他们的投资组合产生长期影响。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可持续投资不会受到短期波动的影响。事实上,正如我们去年看到的,煤炭业的盈利能力仍然高企。但过去几十年来煤炭的市场份额一直在下降,我们认为这一趋势仍将继续。向清洁能源过渡不会是线性的发展轨迹。我们通过在投资流程中充分权衡气候因素,让能源过渡路径更加清晰,这将有助于带来较好的风险调整后收益。

中国证券报:ESG投资是否真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改善能源、环境等问题?

郭忠勇:全球各地的政策制定者、监管机构、投资界和学术界共同塑造了如今的ESG投资格局。

首先,人们已逐渐对气候变化等ESG议题的财务重要性达成共识。G20和各司法管辖区都已经明确认可气候变化或带来金融风险,并会广泛影响各行各业以及金融市场。保诚作为投资者和长期资产所有者,我们需要更充分地考虑ESG对投资组合的潜在影响,并将这些考虑因素纳入我们的投资流程。

其次,ESG分析对于完善ESG投资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更广泛的信息披露。庆幸的是,全球在披露要求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市场参与者需要通过更透明和可比较的数据来完善投资决策流程,这也是为什么监管机构可以通过推动完善信息披露来提振投资者信心。尽管数据准确性方面仍存在挑战,但已经获得了长足的进展。

第三,能源转型趋势十分明确。随着缔约方一致同意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协定》,将气温上升限制在不超过1.5度,能源转型已经成为人类的共同使命。作为投资者,我们可以通过负责任投资和有效的资本配置来为实现这一共同使命做出贡献。

保诚通过ESG投资战略六大支柱,力争在2050年前实现投资组合净零排放,与此同时,有效管理投资资本转向长期可持续的项目。

新兴市场绿色金融面临挑战

中国证券报:新兴市场的绿色金融当前发展面临什么困难?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郭忠勇:我们需要承认,全球各国并非是从同一起跑线开始脱碳之旅。在排放、融资和能源转型等方面,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在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上都存在差距和不均衡。新兴市场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在支持绿色转型以及帮助其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物理性影响方面需要巨量的资金投入。2021年,新兴市场作为人口占世界人口总量2/3的地区,能源投资却只占全球投资总额的1/3,而除中国以外的新兴市场发行的绿色债务只占全球发行总量的10%。

尽管新兴市场有更大的融资需求,其绿色金融的发展却面临多重挑战。比如,新兴市场缺少本土的绿色金融发行框架和分类标准。发达市场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并未充分认识到新兴市场面临的挑战,与后者的适配度普遍较低,造成难以在当地落地实施,还有可能造成投资者对投资新兴市场的偏见。中国作为领先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在构建全球和区域性的绿色金融分类标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新兴市场的发展水平和特点,支持新兴市场经济体进一步扩展融资方案,更好地向净零经济转型。

全球市场其实并不缺乏支持绿色转型的资金,问题在于我们应该如何将这些资金运用到适当的地区以及合适的项目中。

中国证券报:金融机构在这些问题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如何帮助新兴市场发展绿色金融?

郭忠勇:新兴市场面临的挑战涉及方方面面,且相互关联,需要市场参与者在全球框架下因地制宜寻找适合当地的发展路径。此外,提升数据透明度和创新融资解决方案也是新兴市场的重要着力点。

首先,我们需要制定与新兴市场适配度更高的政策框架,帮助新兴市场合理过渡,支持新兴市场吸引更多能源转型领域的投资。中国在制定区域性政策框架以及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发挥着卓越的作用。例如,中国参与制定的《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和《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等,在确保和全球标准接轨的同时,还充分考虑到亚洲的发展特点。我们也认识到不同地区之间在环境与发展水平方面的差异,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