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提前结募盛行 "哑铃型"策略走俏
时间:2024-03-27 00:00:00来自:中国证券报字号:T  T

随着近期A股市场转暖,公募产品新发节奏开始加快。截至3月26日,今年以来新成立的公募基金数量已超过了去年同期水平。

3月以来,近30只权益类基金陆续发布了提前结束募集公告,从新发格局来看,与当前市场主流的兼顾红利、科技的“哑铃型”策略较为匹配。

此外,在“债牛”行情下,固收类新发产品在发挥规模“压舱石”作用的同时,也体现出紧跟市场热点的特质,政金债基、利率债基等热门产品都是大资金青睐的对象,“日光”“爆款”等情况更是频频出现。

提前结募频现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6日,3月以来已有近30只权益基金发布了提前结束募集公告。结合产品名称来看,提前结募的权益基金涵盖了多只风格鲜明的行业主题产品,尤其当前公募市场上“哑铃型”策略盛行,“哑铃”两端的红利和科技方向受到了资金的广泛关注。

例如,华夏国企创新以及易方达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ETF、交银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指数等红利主题基金纷纷提前结募,其中易方达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ETF的募集截止日期从4月19日提前了近一个月,自3月23日起就不再接受认购申请。此外,交银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指数取得了较为突出的募集成绩,发行规模突破10亿元。

在科技端,华夏中证全指信息技术ETF、华夏中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ETF、汇添富中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ETF等多只指数产品获得资金热捧,并提前结募。其中,华夏中证全指信息技术ETF更是结募公告“两连发”,先是将募集截止日期由3月29日提前至3月22日,后又提前至3月21日。

华夏基金、汇添富基金旗下的中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ETF均于2月23日开始发行,原定的募集期几乎设定在了最长的三个月左右。经过调整之后,两只ETF均相比原定募集截止日提前一个多月结束募集。

除了权益方面之外,受此前的“债牛”行情以及投资者风险偏好变化影响,多只固收类产品在发行阶段“捷报频传”,近期甚至出现了罕见的“日光基”。中欧稳悦120天滚动持有的原定募集期为3月19日至3月27日,而在发行首日该基金就宣布募集结束。一天时间,该基金的有效认购总户数为600户,募集期间净认购金额为2.32亿元。

经过调整之后,交银中债0-3年政策性金融债、长城0-5年政金债等的募集期仅有两天时间。其中,交银中债0-3年政策性金融债在两天之内募集到了79.90亿元,这样的募集规模在今年以来的公募市场上也是位居前列。

盈米基金研究员冯梓轩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一方面,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或投资者对某类产品的需求增加时,基金公司可能会选择提前结募,以便及时建仓并参与市场;另一方面,如果募集资金已经达到或超过预期规模,基金公司也可能会选择提前结募,以避免规模过大影响基金运行效率。

紧跟市场热点布局

截至3月26日,今年以来公募市场已经成立了264只基金(只包含初始基金,不同份额合并计算),合计募集规模达2416.46亿元,新发数量超过了去年同期的259只。

其中,权益类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被动指数型、增强指数型、QDII股票型)今年以来新成立了156只,合计发行规模达488.52亿元,占年内总发行规模五分之一左右。

今年推出的核心资产“新标杆”——中证A50ETF可谓权益方面最为重磅的新发产品,平安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大成基金、摩根资产管理、银华基金旗下的中证A50ETF发行规模均在20亿元左右,再加上华宝基金、富国基金、嘉实基金、工银瑞信基金、易方达基金,十家基金公司旗下的中证A50ETF合计发行规模超165亿元,占年内权益类基金新发规模三分之一。

截至3月25日,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指数、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中证国有企业红利指数年内已分别上涨8.03%、3.37%、9.61%、6.93%。在红利风格走强的催化作用下,汇添富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联接、交银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指数的发行规模达到了10亿元以上;泰康中证红利低波动ETF、万家国企动力、鹏扬中证国有企业红利联接的发行规模均超过8亿元。

不仅权益产品紧跟市场热点布局,固收产品同样呈现出聚焦热点的新发格局,并且还在发行规模上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今年以来,固收类基金(包括短期纯债型、中长期纯债型、偏债混合型以及被动指数型债基、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共计成立了92只,合计新发规模高达1779.75亿元,占年内新发总规模七成以上。

其中,二级债基安信长鑫增强拔得头筹,募集规模高达80亿元,募集有效认购总户数高达1.5万户以上。此外,国投瑞银启源利率债、浦银安盛普安利率债以及易方达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招商基金、中欧基金旗下的中债0-3年政策性金融债产品,同样受到了资金的青睐,募集规模都在50亿元以上。

挖掘高性价比资产

从近期的情况来看,权益市场在经历今年1月的急速调整之后,于2月份春节假期前后迎来系统性反弹。兴银价值平衡基金经理袁作栋认为:“权益市场恢复了定价能力,不再被悲观的恐慌情绪所左右。”

展望未来,袁作栋预计,股市运行的宏观环境稳定向上。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