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业协会日前下发《树立证券行业荣辱观的倡议书》,明确提出“十个坚持”和“十个反对”。平安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组长何之江近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倡议书》对引导和促进证券从业人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从业人员道德水平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市场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行业荣辱观是每个证券从业人员理应遵循的道德准则,为全体从业者判断行为善恶、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
作为中国平安金融服务生态圈的重要成员,何之江表示,未来平安证券将积极响应倡议书的号召,并以证券行业荣辱观发布为重要契机,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持之以恒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不懈文化铸魂,切实把党的、行业文化理念、“十个坚持”和“十个反对”的证券行业荣辱观贯穿于金融服务全过程,踔厉奋进高质量发展之路,为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更大的力量。
党建引领
争做践行行业荣辱观典范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人的自我修养,也十分讲究品德的锤炼。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家管仲就把礼、义、廉、耻当作国之四维,并认为‘四维不张,国之将亡’。”何之江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行了深刻阐释,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明确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而证券行业荣辱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遵循,体现了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
何之江指出,平安证券32年风雨兼程,在摸爬滚打中犯过错,也更深刻地认识到价值引领的重要性。此次证券行业荣辱观的发布,为平安证券经营管理提供了更加清晰的价值指引,全体平安证券人将深入学习贯彻荣辱观,扎实将荣辱观内化于心,坚守战略定力,加强文化合力,结合公司实际,赋能经营管理,凝聚团队共识,引领公司实现突破变革和高质量发展,为未来长期可持续的稳健增长奠定坚实基础。“公司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应率先垂范,正人先正己,用正确的荣辱观严格规范要求自己,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争做践行证券行业荣辱观的典范。”
在何之江看来,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和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根”和“魂”:“只有党建工作做得好,才能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的组织基础和思想基础,才能将证券行业荣辱观有效触达全体员工内心深处,凝心聚魂,不断增强员工的敬畏意识和高尚价值追求,持续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
据何之江介绍,近年来,平安证券坚持党建引领企业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深刻把握党的建设与经营发展的辩证关系,不断探索金融企业加强党建工作的有效方法,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为企业发展优势,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标准文化铸魂为抓手,大力推动“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证券行业文化理念落地生根。
何之江表示,后续公司将把树立行业荣辱观作为开展主题教育和文化推广的重要内容,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坚决摒弃“例外论”“特殊性”“优越性”“无关论”“业务需要论”等错误论调,坚决破除“金融精英论”“唯金钱论”“西方看齐论”等错误思想,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筑牢金融道德防线,争做践行证券行业荣辱观的典范。
助力实体
在实践中将荣辱观入脑入心
“当前,资本市场全面注册制改革如火如荼,对从业人员政治素质、专业背景、职业操守等方面素质提出更高标准和要求。证券行业荣辱观的发布可谓恰逢其时,必将为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助力实体经济提供更强大的精神动力。”何之江说。
在何之江看来,证券行业荣辱观中提出的“十个坚持”和“十个反对”,融合成一个核心要义就是要胸怀“国之大者”。所谓“国之大者”,对于证券行业来说是要坚守“金融报国”的理想信念和“金融向善”的温暖情怀,融入国家战略,努力服务金融大局、服务实体企业、服务产业建设,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何之江表示,近年来,平安证券秉持“合规经营、守法+1”的理念,通过优化合规风控管理组织架构、完善合规风控管理体系,将合规风控管理工作覆盖各个业务流程、深入业务第一线,逐步构建了一套控制严密、制度完善、权责分明的长效合规风控管理体系。同时,不断强化“合规人人有责”的合规理念,严格落实事前预防、事中监测和事后检查的闭环管理模式,做好资本市场“守门人”,全力支持科创板、北交所及全面注册制改革。
据悉,在2022年,平安证券累计为实体经济提供直接融资超过3877亿元,覆盖国计民生、基础设施、产业升级等多领域。凭借科技型平台化券商战略的持续深化,平安证券深入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自主研发的零售客户服务平台“平安证券”APP围绕核心交易场景,不断升级客户体验,护航国民财富保值增值,助力“共同富裕”。
何之江说,平安证券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工作与党建、工会工作相结合,借助党工组织力量,整合各方资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