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上市公司提前征集投资者关心话题、精心呈现年报数据、高管团队认真准备,另一边是观看人数剧增、投资者提问踊跃、机构投资者关注度提升……今年以来,上市公司业绩说明会出现了一系列喜人变化。
在上市公司召开业绩说明会的数量不断攀升的背后,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年报业绩说明会已成为“标配”,央企上市公司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上市公司高管参与热情大幅提升,直面投资者关切,投资者参会的便利性和体验感不断增强,业绩说明会“含金量”日益增长。
风景这边独好
动辄有数十万人观看互动的业绩说明会,已成为资本市场年报季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投资者关切的目光中,通过业绩说明会,上市公司过去一年工作的有效性与合理性接受了多方面检验。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沪深北三市共有4490家公司召开业绩说明会,占比约为95.43%。其中,几乎全部沪深300指数公司,“A+H”上市公司,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科创板、创业板上市公司召开了业绩说明会。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召开业绩说明会的数量取得突破,年报业绩说明会渐成标配。参会上市公司高管阵容、准备情况、投资者数量、投资者结构及话题交流深度都较往年有明显提升。
“重磅高管阵容”已成为业绩说明会标配。例如,工商银行董事会、管理层高度重视业绩说明会,坚持将年度、季度业绩说明会形成有机整体,通过每年举办四次业绩说明会,工商银行管理层与投资者进行有效的“面对面”、“屏对屏”沟通,介绍集团经营质效和亮点、重点战略实施进展,积极回应投资者、分析师问题,向资本市场传递全面准确的公开信息,维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知情权和互动权。
“关键少数”的参与程度是业绩说明会“含金量”的重要衡量指标。据统计,在已召开业绩说明会的上市公司中,董事长、总经理出席率约98%。“掌门人”为投资者现场释疑解惑,互动的深度和广度持续拓展,体现了沟通的高度、厚度和温度,令投资者获得感满满。此外,今年以来,沪深两市九成左右的公司独董参与或出席业绩说明会,助力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与投资者共话高质量发展。
上市公司对业绩说明会的准备越来越充分。例如,中集车辆在接受媒体报道时表示,公司提前5个交易日发布召开业绩说明会的通知公告,将召开时间、参与方式、公司出席人员名单等向广大投资者公布。公司向所有投资者提前公开征集问题,针对投资者问题作了充分准备,以提升交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投资者参与数量明显提升。2021年度科大讯飞业绩说明会观看量达236万人次,而2019年的这一数据仅为75万人次。南京银行高管人员与机构投资者、分析师及中小投资者作了规范、充分、深入的互动。今年,南京银行业绩说明会通过各大网络平台向境内外同步进行视频直播,吸引超过12.25万人次在线观看。
机构投资者身影频现。三峡能源在业绩说明会上广开言路,公司董事长王武斌等多位高管出席业绩说明会,公司会后主动开展路演推介活动,与重要股东、潜在投资者召开40场电话会议,持续加强业绩推介及投资者沟通活动。万科业绩说明会超过13万人次在线观看直播,共2000余位投资者和媒体接入互动提问平台,管理层对市场关注的问题给予详细解答,坦诚的沟通态度赢得市场认可,公司随后组织的面向境内外机构投资者的线上路演,吸引超过120家机构参加。
交流氛围愈发理性。颇受多方关注的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谈到了格力电器新成长点、渠道改革进展、员工持股计划考核指标调整等多个外界高度关注的话题。董明珠表示,格力电器渠道改革是革自己的命,只有这样才能找到短板,发展得更好。希望大众对格力电器的印象从“好空调格力造”向“好电器格力造”转变,希望广大股东多多关注格力电器全系列产品。
多位上市公司高管认为,在这种投资者与上市公司高管的互动中,理性讨论的声音不绝于耳,这对公司加强与投资者交流、沟通来说是一种鼓舞。
互动形式不断创新,央企积极发挥示范作用。从投资者实际需求出发,上市公司也不断创新与投资者沟通交流的形式。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联合举办主题为“拥抱数字经济新蓝海,共话电信行业新未来”的电信行业上市公司投资者交流活动,现场以“元宇宙”作为视觉呈现核心,综合运用AR/VR/XR等各类电信行业领先技术,打造全新的高科技数智化活动形式。在交流会上,三家运营商上市公司董事长直面投资者,就电信行业在数字经济时代下释放新潜能、助推企业数字化发展等话题与投资者进行深入沟通,展现了电信央企的全新面貌和最新成果,令投资者走得近、听得懂、看得清、有信心。此次投资者交流活动是上市公司联合集中举办具有行业属性的投资者说明会的首次实践,也是电信行业上市公司运用最新信息科技提升投资者沟通交流质量的首次尝试,发挥了央企“排头兵”的示范作用。
在干货满满、诚意十足的同时,今年以来上市公司通过创新召开及互动模式、多语种发布、邀请行业专家、分析师等丰富多元的方式令年报立体、“可视化”,向投资者简明易懂地解读年报成绩单。通过精彩纷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