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互联互通下的ETF交易拉开大幕。为了迎接交易时刻,两地机构积极筹备。瑞银全球金融市场中国主管房东明表示,瑞银证券近期一直在紧密筹划系统升级,完善对相关异常交易的自动监测。同时,内地基金公司也已在技术系统、营销渠道等方面做了诸多准备。
一些内地基金公司抢先着手准备境外的宣传工作。面对内地市场品类丰富的ETF“盛宴”,境外投资者的“口味”究竟什么样?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了解到,境外投资者在选择ETF时不仅关注产品的流动性、跟踪误差、交易成本等,也会精心调研发行机构的管理经验及管理规模等细节。从行业来看,半导体、新能源、电动车、5G等稀缺性较强的内地优势行业ETF受外资青睐的几率较大。
业内人士预计,ETF互联互通将带动北向资金在A股市场交易规模的边际增加,若按年度增加10%计算,此举或将每年为A股市场带来超过400亿元的增量资金。长期来看,A股将迎来千亿元级别的“长钱”。
两地机构纷纷“抢滩”
两地证监会宣布ETF纳入互联互通机制后,港交所随即公布了83只北向合格ETF初始名单。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这一名单发现,这83只ETF分属20家基金管理人。广发基金被纳入初始名单的ETF数量最多,共有12只;华夏基金有10只产品入选;国泰基金有8只产品入选;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和天弘基金各有7只产品入选;嘉实基金、华宝基金各有4只产品入选;华泰柏瑞基金、银华基金、富国基金等也均有产品入选。
从规模来看,汇成基金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被纳入初始名单的83只ETF规模合计6792.45亿元。从基金公司来看,华夏基金入选的产品合计规模最大,达1379.69亿元;华泰柏瑞基金紧随其后,入选的3只ETF合计规模超800亿元;国泰基金入选产品规模合计超过700亿元;南方基金入选产品规模合计超过600亿元;华宝基金、易方达基金入选产品规模均在500亿元左右;广发基金、天弘基金和华安基金入选产品规模均超过300亿元。
“ETF纳入互联互通后,我们最希望的是能够尽快让境外的投资者了解公司。”一家内地大型基金公司相关业务负责人说。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已有内地基金公司计划在香港电视媒体投放广告,并通过香港子公司在当地进行宣传。
宣传只是筹备的一部分。产品被纳入ETF互联互通的各家内地基金公司,在技术系统等方面丝毫没有懈怠。广发基金指数投资部负责人罗国庆表示:“目前业务、技术、市场等各方面工作已基本就绪。”他介绍,公司通过与市场相关各方密切合作,积极配合参与技术系统改造与测试,做好业务风险防范。对内加强ETF团队建设,对外认真做好投资者教育服务。
另一边,外资券商的准备工作马不停蹄。作为沪深港通最活跃的外资券商之一,瑞银全球金融市场中国主管房东明向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我们最近正在紧张地调试系统,保证7月4日当天ETF交易系统能够顺利运行。”房东明表示:“这次一共有87只ETF纳入互联互通,在我们的交易系统中增加87个代码不难。更重要的是,在电子化交易中保证投资者的交易安全,便要完善相关异常交易的自动监测,并对ETF交易中特有的集合竞价等机制做相应的系统升级。”
境外长钱“口味”各异
在境外投资者看来,内地拥有不少稀缺性较强的优势行业或赛道ETF,之前往往难以直接投资。欧洲老牌投资机构安本多元资产投资总监罗勋表示:“半导体、新能源、电动车、5G等产业ETF在全球市场都是比较稀缺的标的。还有独特的白酒、央企改革等主题ETF,以及稀土这样的重要行业ETF,投资者对这些标的青睐有加。”罗勋说,虽然这些ETF在境外市场也有发行,但通常规模及流动性不足,其交易所与所追踪的指数不在同一交易时区,追踪误差也比较大。
因此,在ETF纳入互联互通之前,境外投资机构为了投资内地ETF,只得“曲线投资”。据房东明介绍,此前境外投资者有两种方式投资内地ETF:一种方法是通过QFII额度购买ETF;另一种方法是,券商将一篮子股票打包成结构性产品卖给投资者,资金通过沪深港通或QFII买入产品的底层股票,间接达到投资ETF的效果。
这两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不是所有境外投资者都具备QFII资格;而一篮子股票这一结构性产品不如ETF能够紧密贴近指数。同时,作为定制产品,购买一篮子股票的投资者,交易对手只有券商一个,因此交易摩擦成本更高。“ETF的流动性和交易成本都更好。”房东明说。
随着ETF互联互通正式开启,大大增加了境外投资者对内地ETF的可及性。“ETF互联互通丰富了境内外投资者的投资渠道和交易品种,有助于内地ETF尤其是一些有特色的品种进一步被境外投资者增持。”嘉实基金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
境外投资者的“口味”究竟什么样,在他们眼中,什么是一只好的ETF?外资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选择ETF时,既要考察发行机构本身的资质,也要考虑ETF本身的表现。
“我们比较在意ETF发行机构的历史、品牌以及ETF管理经验、ETF管理规模等因素。”罗勋表示,从ETF本身来看,境外投资机构会考察产品规模、流动性、跟踪误差、长期表现、交易及持有成本。此外,ETF交易时段与其所跟踪指数交易时段的重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