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赛道"打滑" 基金经理力挺
时间:2022-01-10 00:00:00来自:中国证券报字号:T  T

近年来赛道投资的最强音——新能源车板块,在2022年年初上演了一出大幅波动、惊心动魄的戏目。

新年首个交易周,市场调整主力集中在新能源车、CXO医药、医疗以及芯片等板块上。新能源车板块更是让2021年“冠军”基金黯然失色,“冠军魔咒”一说再起。

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发现,此前基金经理普遍预料到2022年新能源车板块将是结构分化的格局,特别是上游原材料、中游电池等环节,随着供需环境的变化,投资机会将深度分化。但基金经理同样认为,新能源车板块近期的急跌超出市场预期,在产业长期趋势不变的情况下,调整同样给了投资者较好的布局时点。

板块全线调整

A股市场2022年首个交易周整体表现不尽如人意,上证指数下跌1.65%,各大指数震荡调整后仍在寻找短期支撑。市场赚钱效应较差,逾3000只个股下跌。在行业方面,下跌动力主要来自新能源车、CXO医药、医疗以及芯片板块。上涨主力板块则主要是家电、银行、石油石化及房地产等板块。数据显示,2021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前五十大重仓股中,有14只在上周跌幅超过10%。其中,博腾股份四个交易日下跌19.32%,凯莱英、北方华创跌幅超过15%,迈瑞医疗、宁德时代、比亚迪等跌幅超过8%。

新能源车板块出现较大幅度调整,更是引发市场关注。板块“旗手”宁德时代在2022年首个交易周的四个交易日跌去8.18%。这让“以新能源车论英雄”的公募基金收益排行榜瞬间“失色”。数据显示,截至1月8日,带有“新能源”字样的56只主动偏股型基金2022年以来的平均跌幅为7.35%,跌幅中位数为7.93%。更有因成功投资新能源龙头企业而问鼎2021年基金收益“冠军”宝座的基金产品,遭遇“开门杀”,“冠军魔咒”的梦魇挥之不去。

“有想到跌,但没想到这样跌。”上海一位基金经理谷诚(化名)的感叹,代表了很多投资新能源车赛道基金经理的心声。中国证券报记者在此前的采访中也了解到,基金经理多数认为,新能源车板块进入2022年的机会将会分化。例如,对于新能源车投资,农银汇理基金赵诣此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分化将成为下一阶段该板块的主要特征。

赵诣表示,2020年新能源车板块龙头股表现较好,2021年则是所有的行业公司,甚至是只要有概念的“新能源车+”个股,都获得了不错涨幅,2022年这种局面很难重现。顺着这样的逻辑,赵诣表示,随着产业链公司估值的进一步提升,股价向上也有“天花板”,最终还是要看业绩增长情况。目前来看,产业链中优秀的公司还能实现进一步业绩增长,但差一些的公司会遭遇市场检验,分化在所难免。选择真正好的公司进行投资,将是对抗分化和波动最核心的“武器”。

国泰基金林小聪表示,不同于2021年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和中游电池供求“裂口”带来的机会,未来一段时间新能源车的投资机会将向下游转移,特别是受原材料涨价和“缺芯”影响的整车企业。一旦压制因素解除,其盈利预期和估值空间将迅速打开。

“从股票投资角度看,预期会走在基本面之前。2021年是新能源车投资的理想阶段,实现了量、价、估值齐升。与2021年不同,2022年部分新能源车企业或面临量升价跌或持平的情况,估值难以扩张,或要收缩,属于均值回归。2022年,对新能源车的投资要‘接地气’,要去算销量、算价格、算业绩弹性等因素,不能仅看逻辑、赛道。”建信新能源行业股票基金的基金经理陶灿、田元泉在评论近日新能源车行情突变时如是表示。

关注行业景气度和企业盈利增长

谷诚认为,新能源车板块预期和基本面的“赛跑”,阶段性来看,似乎是预期跑在了前面,所以近期板块迎来了较大幅度调整。

在机构投资者看来,导致该板块调整的原因还有很多。汇丰晋信宏观策略分析师沈超认为,2022年市场开年表现不佳,一方面是外围股市表现不佳,对A股成长股板块形成拖累;另一方面,前期部分板块涨幅较大,新的一年资金有换仓需求,导致部分板块有所回调。

除了宏观的大环境变化外,从新能源车产业的中观层面以及个股公司的微观层面,基金经理们又看到了怎样的变与不变?

近期,新能源车补贴“退坡”成为投资者归因板块下跌时的一大因素。

“补贴退坡每年都会发生,目前新能源车的补贴绝对数额不大,因此预计退坡对整体需求的影响有限。新能源车销量的暴增主要来自产品力快速提升,未来会看到电动车迭代速度进一步提升,远超过燃油车,相对燃油车的产品优势会扩大。”前海开源基金崔宸龙表示。

赵诣则认为,补贴退坡一定是趋势,尤其在行业逐步走向成熟后,符合正常商业逻辑,更多需要回归看产品本质,是否有更好体验、更具性价比、满足消费者需求,若回答是肯定,那么补贴只是很小、很短期的影响因素。

所以,投资的专注视角,还是需要聚焦在核心领域——行业景气度和企业盈利增长。崔宸龙指出,由于新能源车产业链较长,而扩产周期导致部分环节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供需不平衡,从而导致价格波动。这些波动都是短期因素,并不影响产业长期的发展趋势和空间。新能源车的潜在需求巨大,优势产品持续供不应求,根据远期空间判断,目前的新能源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