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作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第一家公司制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11月15日鸣锣开市。北交所首批81家上市公司列队完毕,即将接受市场检阅。
北交所首批公司是在新三板成长壮大起来的优质中小企业,具有多个显著特征:盈利能力较强,成长性较突出;聚焦主业,深耕细分领域等。进入北交所后,这些公司的活力和创新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激发。
北交所开市运行后,将进一步增加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的能力和水平。
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扎根产业多在十载以上,以敢为人先的魄力闯出了一片天地,市场话语权不断增强,不少公司更是成为细分市场的“领头羊”。市场广阔,“小巨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北交所的设立为中小企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北交所将牢牢坚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尊重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规律,提升制度包容性和精准性。为此,北交所构建了一套契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特点的涵盖发行上市、交易、退市、持续监管、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基础制度安排,提升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普惠金融的能力。
以转板机制为支点,北交所进一步拓展了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成长路径。当前,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北交所也将为“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目标而努力。
北交所的定位与新三板一脉相承。2013年1月新三板揭牌运营,八年多来,围绕为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服务的市场定位,深化改革一直在进行。新三板2016年启动分层管理机制,将市场分为基础层和创新层,2020年增设精选层,初步实现了对中小企业的梯度培育,吸引了一批“小而美”的优质中小企业挂牌交易。
改革带来的明显感受是,广大中小企业向上发展的动力更强了,一步一个脚印,从基础层到创新层,再到精选层,如今进入北交所。成为北交所上市公司,企业的身份认同感完全不一样了。
全球领先的锂离子电池厂商贝特瑞董事长贺雪琴的一番讲话,代表了首批北交所上市公司的心声。他说,贝特瑞是新三板的坚定支持者和守望者,在新三板市场的滋养下,公司获得了跨越式发展。北交所让“专精特新”企业获得了更大的机遇和力量,贝特瑞会更加深扎北交所,借助北交所这个资本平台,把自己打造成为一家更优秀的企业。
可以预期的是,一大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将奔赴北交所。中国证券报记者从权威渠道了解到,自2018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行动启动以来,累计共有4921家企业被工信部评为“小巨人”企业。据不完全统计,其中有783家为新三板挂牌公司及曾在新三板挂牌的公司,占比16%,上市公司、尚未进入资本市场的公司分别占比5%、79%。
促进科技与资本融合
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交所意义重大。
证监会表示,这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能够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作用、促进科技与资本融合、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北交所将进一步优化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内部联系。一方面,通过转板机制,强化北交所与沪深交易所、区域性股权市场错位发展、互联互通的关系,畅通其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纽带作用。另一方面,匹配中小企业成长规律,在新三板内部强化基础层、创新层的规范、培育功能,维持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与北交所“层层递进”的市场结构,实现对北交所的有序衔接。
全国股转公司、北交所董事长徐明表示,北交所作为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龙头”,发挥示范引领和“反哺”作用,激发整体市场活力;基础层、创新层是基础,承担规范培育功能,源源不断地为北交所输送优质上市资源。
北交所将帮助新三板构建良性生态。申万宏源认为,通过将“非上市公众公司股票”变为“上市公司股票”,融入沪深交易所投资者生态圈,存量公募基金将被直接导入北交所市场,未来还可能解决保险、社保资金进入的问题;机构投资者在京沪深交易所无差别化后,将极大缩小优质龙头企业在新三板的估值差,有利于吸引更多优质公司申报北交所,将形成公司质量提升、赚钱效应加强与投资者关注度提升的正向循环;北交所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提升投资者挖掘基础层和创新层优质标的的兴趣。
北交所让科技、资本与实体经济得以高效配置。
连城数控董事长李春安表示:“北交所的设立是有利于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大事、好事。各行各业在发展过程中,优势资源大多集中于少数头部企业,多数中小企业发展具有局限性。北交所秉持主打服务中小企业的初衷成立,将为广大中小企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政策利好和资源支持。”
富士达总经理武向文表示:“公司非常珍惜本次北交所上市、进一步迈向资本市场发展的大好机遇。我们将依托研发优势,紧抓‘新基建’与军工发展的有利契机,推动我国射频连接器行业的技术进步,跻身射频连接器行业国际知名品牌。”
优化机制支持创新发展
创新是引领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