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金融科技处于飞速发展时期,证券行业作为金融行业的关键领域,目前已进入发展金融科技的新阶段。”华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立近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未来我国各大证券机构迫切需要从战略的高度,紧抓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带来的历史机遇,持续大力发展金融科技,把金融科技赋能业务作为证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打造创新驱动证券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高度重视金融科技应用
金融科技在证券行业受到了高度重视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对证券公司的商业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林立认为,证券行业的金融科技转型之路涵盖了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三个阶段,以运营与决策的“智能化”为终极目标,这是证券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经纪业务进入互联网交易模式,传统的临柜业务逐步向线上化转型,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证券客户更希望能够足不出户办理业务。”林立表示,证券业务的线上化打破了客户服务的时间和地域限制,极大地拓宽了客户服务半径,给客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目前各家券商已经实现绝大部分业务的线上化办理。证券业务线上化也加速了证券行业财富管理的转型,各营业网点弱化了客户办理业务的职能,转型成为承担财富管理客户重要触点的角色,主动在当地拓展客户渠道、拓展机构业务和产品合作。
线上化仅仅是证券行业转型的第一步。林立指出,尽管功能已实现线上化,但是如果客户、产品、服务之间并未实现数据打通,可能也仅仅是让客户在线上“自助”办理业务和购买产品,很难持续挖掘客户的价值,难以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数字化是个“连点成线”的过程,能够实现端到端的连接,将原来间断的部分连接成一个整体,构建一个现实企业运转的数字镜像。证券公司要想实现业务数字化,实现用户每个关键节点的打通,开展客户的场景化营销,提升客户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离不开金融科技的应用与支持。
在林立看来,证券公司有大量的用户数据,证券公司的数字化转型能够帮助证券公司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和精准化营销水平。但即便能够运用大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也并不代表实现智能化,而区分智能化与数字化的标准就是最终由谁来作决策,智能化以数字化为基础,是以机器辅助而非纯人工进行决策。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对证券公司的统计数据,2020年有60家证券公司的信息技术投入过亿元,其中华泰证券、国泰君安证券、中信证券和招商证券4家证券公司的信息技术投入超过10亿元。
林立表示,证券公司对金融科技大手笔投入的背后,折射出金融科技在证券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一是金融科技将是证券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其受重视程度在证券行业内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金融科技与证券行业从简单的“拼接”关系逐步转化为“融合”关系。二是各大证券公司在金融科技领域继续加大投入,包括人力和物力。三是打造开放融合的金融科技生态圈,证券公司积极尝试与垂直、非垂直领域的商业伙伴进行跨界合作,包括参股金融科技公司,与互联网公司、银行、传统企业进行合作等。四是金融科技与业务进行深度融合,加强技术部门对业务的学习与理解,由中后台走向前台,站在业务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对业务进行全面赋能。
不断提升行业金融科技渗透率
林立坦言,金融科技在证券行业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与此同时,金融科技人才短缺、投入不足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证券业金融科技战略的实施。未来,我国各大证券机构迫切需要从战略的高度,紧抓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带来的历史机遇,持续大力发展金融科技,把金融科技赋能业务作为证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打造创新驱动证券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在林立看来,与国外证券机构相比,国内证券公司对信息技术的资金投入仍显不足。证券公司应对金融科技高度重视,积极推进金融科技的应用,以科技赋能业务新发展,加大信息技术投入力度,完善金融科技战略布局,抢占技术制高点,尽快实现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推动证券业数字化经营管理,不断提升证券行业金融科技渗透率,为证券行业可持续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
“金融科技的发展并非简单地将各式各样的新技术堆砌在一起,而是要融入实际业务场景中。”林立指出,未来金融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就是围绕客户,能够为客户提供便利的产品或便捷的服务。各大证券公司应通过大数据分析,细化用户分类,完善用户画像,不断创造新的业务场景,全方位挖掘客户需求,做到精准营销、精细服务,构建满足客户资产配置的产品和工具,基于大数据去打造资讯产品、决策工具、投顾服务等,真正能够满足不同客户多元化的财富管理需求。
林立认为,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证券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变得更高,愈发需要既懂技术又懂金融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第一,证券公司应当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制定人才发展战略和规划,吸引互联网行业的人才精英;第二,证券行业应推动各大证券经营机构与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共同对金融科技相关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重点解决在金融科技实战中遇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