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万亿风口呼之欲出 超高清视频千帆竞渡
时间:2021-06-08 00:00:00来自:中国证券报字号:T  T

“日新月异、一日千里。”京东方副总裁、显示事业TVSBU总经理王闰企这样描述近年来超高清显示产业升级换代的情景。

中国联通日前获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至此,三大电信运营商均已获得该许可证。超高清产业链长,投资大。其中,超高清视频将是5G重要应用领域,预计2022年产业规模将超4万亿元。

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发现,4K显示产品已基本完成对上一代产品的替代,8K产品具备快速上量条件。超高清显示产业硬件已经成熟,但内容不足成为影响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8K产品出货加速

王闰企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5年前京东方4K及以上分辨率显示产品出货量内部占比只有9%,而今年一季度国内出货占比超过70%,尤其是55英寸及以上大尺寸产品的分辨率基本都是4K及以上的,“成长速度惊人,4K已经基本完成对2K、1K的替代”。

京东方2015年在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协助合作伙伴发布110英寸8K超高清液晶显示电视以来,超高清产业链各环节逐渐走向成熟,4K、8K超高清显示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8K显示产品出货进入加速期。“8K面板出货量增长非常快。2020年TCL华星在全球8K面板市场占有率不到1%,今年有望接近8%。”TCL华星光电面板技术开发处总监肖军城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TCL华星已于2020年4月完成55英寸、65英寸、75英寸60Hz8K产品对国内外一线品牌客户的规模出货。

在显示面板产业上游,集创北方提供显示驱动芯片等零部件。公司CTO李卓认为,分辨率提升带来芯片需求量成倍增加。“超高清并不只是分辨率提高,刷新率、广色域等方面均有相应的提升。对于芯片层面而言,需要处理的数据量成倍增加,需在接口传输、功耗控制等层面进行技术革新,以适配显示面板的需求。除了显示驱动芯片,电源管理芯片、TCON芯片、TVSOC等都需要升级。”李卓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随着超高清显示产业链各环节的成熟,成本逐步下降。王闰企介绍,按照显示面板迭代规律,当成本进入上一代产品1.5倍区间时,上量速度将大幅加快。

据了解,目前京东方和华星光电的8K面板已进入4K面板成本的1.5倍区间,之前是二至三倍。8K面板已具备快速上量条件。“希望在2021年年底,8K面板产品的成本降至4K产品的1.2倍。”肖军城说。

王闰企预计,今年全球8K产品出货量可能突破100万台。“这是一个重要门槛,之后将进入加速增长期,2025年全球8K产品出货量预计超过1500万台。”

超高清视频产业链加快升级换代,推动视频制播、网络传输等环节创新发展。视频制播方面,芒果超媒、东方明珠(投资了索贝数码)、号百控股(投资了4K花园)等企业开展了相关业务,而当虹科技、数码视讯是超高清编解码产品提供商。

超高清显示终端方面,四川长虹、海信视像、深康佳等家电企业以及京东方、TCL(华星光电)等上游显示面板企业均为主力厂商。核心元器件方面,韦尔股份旗下豪威公司、格科微等企业发力CMOS领域。

内容建设恰逢其时

从消费终端看,4K产品已完成对上一代产品的替代。小米集团电视业务负责人向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1080P分辨率电视产品销售占比下降,逐渐由4K分辨率电视替代。除了少部分小尺寸产品外,小米电视基本上都采用4K分辨率面板,小米盒子在售产品也全部支持4K分辨率解码。

小米集团电视业务负责人也坦言,目前8K电视销售占比仍较低。2020年小米推出首款8K+5G电视——小米电视大师82寸至尊纪念版,售价高达49999元。

中国证券报记者走访国美电器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的门店发现,店内已有TCL、三星等家电厂商的8K电视出售,三星的某款65英寸8K超高清电视售价为18999元。“8K产品都贵,也没有内容,买回去目前只能看4K的内容。”门店工作人员说。

“内容缺乏会影响超高清产业发展。除了硬件成本下降,还要建立引领画质的标准和方向。”肖军城介绍,他们的8K面板产品主要卖给三星和索尼,应用主要在北美市场。“国内不少消费者早期更关注尺寸大小,现在也开始关注画质和体验了。”

李卓认为,芯片已不是超高清产业链的发展瓶颈。“不少芯片厂商早就做了相应技术积累和布局。从目前情况看,内容制作走在了后面,影响到了产业推广节奏。尽管国内六成电视都是4K显示屏,但多数时候还是在看2K内容。”

超高清内容的普及离不开制作、传输、存储、分发等环节。传输已不是障碍。数码视讯副总裁王雪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4K、8K内容传输时需进行压缩,10G的内容在央视总台画质标准下能压缩到20M-30M,如果是新媒体等小屏需求,可以压缩得更低,并且严格保证画面质量。

王雪介绍,AVS3是国内自研的面向8K超高清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对标国外的H.266的编码标准。在同等条件下,采用国内标准压缩效果甚至更好。同时,数码视讯还基于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算法,推出了对画面进行动态处理的感知编码技术,在带宽资源、计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集中优势资源把人眼聚焦的部分画面处理得更好。

当虹科技提供超高清视频压缩、低码高画质技术,在同样清晰度下可以节省30%-50%带宽。公司董秘谭亚向中国证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