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日前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圆桌会上作主旨演讲时,围绕资本市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使命担当、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资本市场实现结构性改善、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有序推动资本市场制度型对外开放四大主题,阐明了最新的监管态度。
他谈到,最近,在IPO现场检查中出现高比例撤回申报材料的现象。据初步掌握的情况,并不是说这些企业问题有多大,更不是因为做假账撤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少保荐机构执业质量不高。部分中介机构尚未真正具备与注册制相匹配的理念、组织和能力,还在“穿新鞋走老路”。
他强调,注册制绝不意味着放松审核要求。要实现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需要充分考虑投融资的动态积极平衡。只有一二级市场都保持有序稳定,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新股发行生态。
四个关键词诠释新一轮深改
易会满说,中国资本市场经过三十年发展,在市场规模、体系结构、发展质量和开放水平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新阶段、新起点上,核心是要扎扎实实办好资本市场自己的事,在自身稳健发展的同时,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他说,资本市场在新发展阶段主要的使命担当,表现在市场化的资源配置功能和激励约束机制两个方面。
“围绕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总目标,证监会实施了新一轮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易会满表示,回顾两年多来的实践,主要推进了“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九字方针的落地,集中体现在四个关键词。
一是制度。“我们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久久为功,加快构建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基础制度体系,持续提升资本市场治理能力。”易会满说。
二是结构。他认为,结构性问题是制约当前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最突出的因素,主要包括融资结构、上市公司结构、中介机构结构、投资者结构、资金总量和期限结构等。“实践证明,抓住了结构,就抓住了根本。”他以市场杠杆问题举例,“市场波动很正常,只要没有过度(使用)杠杆,就不会出大事,关键是要有一个合理的资金结构。这几年,我们深刻汲取股市异常波动的教训,关注场内场外、境内境外、各类市场主体,坚持看得清、可穿透、管得住,通过一系列措施控制好杠杆资金规模和水平。目前,A股市场杠杆风险总体可控。”
三是生态。易会满说,资本市场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生态好了,大家才会对这个市场产生信任有信心,资源配置、财富管理、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等功能才能有效发挥。他强调,监管就是要创造良好生态,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让各方都愿意来、留得住。一方面强化“零容忍”的震慑,让做坏事的人付出惨痛代价;另一方面加快推动市场各方归位尽责。
四是定力。“资本市场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参与主体诉求多样、市场行情有涨有跌,监管者往往面临着多元目标、两难甚至多难选择。”易会满说,这两年证监会坚持九字方针,扎扎实实办好自己的事,保持住了定力。一是树立正确的监管观。坚持监管姓监,坚定履行好法定职责,坚决防止监管真空,要让所有的金融活动都纳入监管,敢于动真碰硬,不为噪音杂音所扰。二是贯彻“不干预”理念。科学把握政府与市场、放和管的关系,把该放的放到位,把该管的坚决管住,毫不动摇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避免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三是提高监管透明度和可预期性。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对看准的事不因市场一时的变化而左右摇摆,坚持一步一个脚印,积小胜为大胜。四是持续提升监管专业能力。坚持科学监管、分类监管、专业监管、持续监管,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个性找共性,辩证把握事物规律。
回应市场关切
阐述注册制改革重点
易会满表示,注册制改革是这一轮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牛鼻子”工程。“从科创板试点注册制起步,到创业板实施‘存量+增量’改革,注册制改革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总的看,注册制相关制度安排经受住了市场检验,市场运行保持平稳,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达到了预期效果,各方总体是满意的。”他说,关于注册制的内涵和外延还需要市场各方进一步深入讨论,去伪存真、增进共识,确保改革行稳致远。
针对市场关心的几个热点问题,易会满给予了详细回应。
关于注册制要不要审的问题,易会满表示,注册制绝不意味着放松审核要求。现在科创板、创业板发行上市,交易所都要严格履行审核把关职责。证监会注册环节对交易所审核质量及发行条件、信息披露的重要方面进行把关并监督。从实践情况看,这些安排行之有效,也很有必要。
关于是否只要信息披露就可以上市的问题,易会满说,注册制强调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发行条件更加精简优化、更具包容性,总体上是将核准制下发行条件中可以由投资者判断事项转化为更严格、更全面深入精准的信息披露要求。但中国的市场实际决定了仅仅靠形式上的充分披露信息还不够,中国股市有1.8亿个人投资者,这是哪个国家都没有的,必须从这个最大的国情市情出发来考虑问题。
他说,证监会始终强调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在审核中对信息披露质量严格把关。同时,要考虑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