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智能电动汽车有望重构车企盈利模式
时间:2021-01-25 00:00:00来自:中国证券报字号:T  T

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李湛日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车板块存在一定泡沫,但投资者更关注新能源车未来能否做大做强,消化目前的高估值,能否由虚转实需关注三大重点。

在具体投资方面,建议重点关注国产特斯拉产业链。同时,应持续关注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机遇,例如汽车智能化。智能电动汽车是公众认可的新趋势,有可能带来商业模式的改变。固态电池技术目前仍难以撼动锂电池的主流地位。

新能源汽车板块存在泡沫

中国证券报:近日关于新能源车板块是真金还是泡沫引发较大争论,你怎么看?行情能持续多久?

李湛:电动车是被大家认可的优质赛道,市场给出较高估值符合情理。但不是所有企业都符合这种高预期,例如特斯拉产业链就是较为典型的高预期代表,单纯炒作概念的行为难以得到市场认可。目前特斯拉市销率(市值除以销售额)的比值已经有20倍之多,新能源造车新势力的比值也十分高,而传统车企一般都不超过1。造成如此高估值的原因在于大家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期望十分高,希望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能源车企能够挑战传统旧势力,甚至重演苹果打败诺基亚的历史,事实上也有很多人会把特斯拉比作汽车业的苹果。

新能源汽车板块肯定存在一定泡沫,但大家更关注的是未来新能源车能否做大做强撑起目前的高估值,由虚转实,能否做到这点需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新能源车是不是必然取代传统汽车?各国的政策,尤其是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所达成的共识,注定了新能源要取代化石能源,未来不管是哪种新能源技术率先推广,“电能替代”都是最终的发展目标,都将改变目前化石能源的支配地位,汽车业更是如此。而困扰新能源进一步推广的问题有很多,电池技术、电动车里程、成本高以及安全性等都是摆在车企面前很直接、很现实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时间和技术的沉淀,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能否逐步克服目前的困难也是新能源汽车板块行情能否持续的关键。

二是新能源造车新势力能否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新能源车企不需要制造传统燃油车所需要的复杂发动机,关键的电池技术可以依赖宁德时代等电池巨头,就这点而言,造新能源车的门槛并不高,因此在2020年末可以看到很多科技企业入局新能源车的新闻,而老牌车企也能造出新能源汽车。新能源造车新势力未来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格局,但新能源车优势在于先发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以及前期在自动驾驶领域积累大量了数据。因此,我看好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也看好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赛道中崛起。

三是新能源汽车未来盈利能力是否强于传统汽车?实际上目前造车新势力大多没有实现盈利,特斯拉的净利率也仅有2%左右,但市场对新能源车的盈利预期是十分高的。新能源车的两个发展方向,智能化和网联化,赋予了电动车更多可能性,市场也是看中了新能源汽车这个优势,如果能够如电子产品一样实现软硬件分离,并使用OTA在线升级的方式加速产品迭代,将大幅降低硬件制造的成本,能够有效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与此同时,软件的搭载也让汽车朝着智能终端的方向发展,其盈利模式相比传统车企有可能实现革新,盈利能力有更多的可能性。

中国证券报:去年以来,新能源车企市值暴涨,跻身全球车企前列,未来汽车业格局会如何演绎?

李湛:新能源汽车的火热行情掀起了新一轮汽车产业重心争夺赛,由于电动车市占率有限,以及存在技术上的不成熟和风险性,传统车企前期没有足够动力投入电动车研发和推广,这也给予特斯拉、比亚迪、蔚来等新兴车企机会。

新兴车企体量小、革新快、转型负担小,凭借中控大屏、多屏协同、天幕玻璃、人机交互等设计抓住了部分消费者的需求痛点,避免了传统车企产品“千篇一律”的设计思路,把汽车打造成为具有高科技感、更具未来气息的产品,未来将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中国的电动车市场大概率能继续呈现向上发展态势,特斯拉处于引领者的位置,但在销量数据上还没有遥遥领先,各品牌新能源市场份额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而中国借助车企协同互联网科技巨头,以及部分目前已在市场占据优势的零部件供应商厚积薄发,有望实现自主品牌的崛起。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扩大,规模效应使成本进一步压缩,未来新能源车企的头部效应会愈发明显,补贴退坡也对车企的成本控制提出新的挑战。加之造新能源车的门槛相对传统车更低,传统车企也不甘示弱,正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业务,在电动化方面进行了重点布局;国内外科技巨头也想从中分一杯羹。目前车市的复苏并不意味入局的所有车企将从中获利,经过2020年调整后,弱势车企生存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过剩产能出清几率不减反增。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下半场,新的龙头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未来市场竞争会非常激烈,小车企的发展需要先抓住小众需求,精确定位,在错位竞争中寻求发展。

智能出行是新增长点

中国证券报:有观点将新能源车的兴起与互联网的发展相比,两者未来发展趋势是否有可比性?

李湛:把这两个行业放在一起对比,可能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新能源车风头正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