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30年风雨,作为资本市场主要力量之一的证券公司正在加速“变形”:对内,再造管理、运营模式;对外,财富管理渠道转向“数字化生存”。
中国资本市场已迎来而立之年,证券行业纷纷加码金融科技,力图以科技引领发展,以变革照亮未来。这个行业,正在发生历史性的肌理重构。
“一增一减”折射券业战略调整
较高的人力成本、偏低的效率,对券商来说,传统依靠线下分支机构的获客模式正遭淘汰。多家头部券商数据显示,目前这些公司线下营业部开户数占总开户数不足一成。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全行业共有5家公司获批新设分支机构35家,约8家公司撤销31家分支机构。
在发力金融科技、做精做细线上业务战略上,头部券商不谋而合。银河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证券、光大证券等头部券商近两年在布局金融科技方面已率先“落子”。
以银河证券为例,自2016年年底开始,公司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建设已初见成效,金融科技变革覆盖营销、交易、客户服务、风控、投顾等多条业务条线。以营销为例,公司着力构建数据驱动的客户全生命周期智能营销体系,理财产品推荐、基金推荐、交叉推荐等智能营销服务助力产品精准投放。2019年实现理财产品智能销售390.85亿元,累计服务客户6600万人次。
银河证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客户交易体验方面,公司个性化的金融科技产品极大地丰富了投资者研究和交易的辅助手段:不仅增加了筹码分布、多空信号、异动直播、投资图谱、个股诊断等智能资讯,还在买入、卖出及策略构建方面提供定价买入卖出、回本提醒、回本卖出、日内交易助手等智能交易服务。
3月,银河证券获证监会批准,成为首批试点开展基金投资顾问业务的券商之一。结合金融科技发展趋势,公司自主设计并开发该业务线上系统原型,目前已投入应用,对100家营业部进行开放。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很多业务足不出户,在手机和电脑上就能完成。这倒逼券商改变传统依托营业部获客的策略,发展金融科技的动力很足。”业内人士表示,尤其是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很多券商营业部基本业务都转到线上操作。
金融科技发展定位愈发精准
今年以来,头部券商在金融科技方面的发展路径主要体现出以下趋势:发展定位更加清晰,数字化转型方向愈发明确;从组织架构上予以确认和重视。例如,光大证券、国泰君安证券纷纷将传统的互联网金融部、网络金融部更名为数字金融部。
从名称变更可以看出,一方面,券商承认了本轮金融科技创新不同以往,宽泛的“互联网金融”“网络金融”等名称已无法准确定义券商金融科技发展的内涵和前沿;另一方面,如果说过去两年多数券商主要停留在思考和口号的层面,
那么,今年以来各大券商争先恐后的变革动作,无不透露出行业在发展金融科技方面刻不容缓的氛围。
华泰证券在2019年成立数字化运营部,宣布全面数字化转型,成为业内首家正式提出数字化转型的券商。今年以来,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头部券商共识,其中银河证券的数字化转型更高调。根据银河证券最新五年规划,公司将金融科技应用上升到战略层面,“智能银河”更是成为12个子规划中重要一员。今年,银河证券在原互联网金融部门基础上设立数字金融中心,延揽拥有20多年证券IT从业经验的华阳担任负责人,金融科技业务框架正步步做实。
2019年,银河证券制订了《智能银河建设发展战略规划》,战略定位为:建设与“打造航母券商、建设现代投行”公司战略目标定位相适应的金融科技体系,支持公司财富管理、投融资、国际业务等各项业务发展,坚持金融科技驱动,使金融科技成为公司提升创新服务和竞争力重要手段之一。
银河证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战略转型主要是通过金融科技运用,推进银河证券数字化、互联网化、自动化与智能化建设,持续不断地将最新的产业化科技融合到服务方式、工作方式和运作方式中,使科技成为推动组织变革、业务变革、管理变革、服务变革、协同变革、风控变革重要驱动力。其路径是:以前端客户服务平台(固定终端和移动App)+五大中台(客户、产品、交易、数据、服务)+后台集中运营管理平台(运营中心)一体化智能服务体系为中心,具体目标包括以下方面:建立客户全景化、业务一体化、管理指标化的数字化体系;提供建立覆盖母子公司的业务、合规、风险、管理等体制机制的技术基础,构建集团化“智能银河”体系;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全渠道服务;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立足于“五个打通”,打通业务条线、场内场外、境内境外、本币外币、机构个人,连通全球主流交易所,覆盖境内境外各类货币、固定收益、大宗商品、权益等投资市场,提供代客交易、做市交易、对手交易和自营交易等多种交易模式,建设全球统一智能交易中心;实现“随时、随地、随人、随需”以及“客户在线、员工在线、产品在线、服务在线、管理在线”的全新体验。
寻求数字赋能打造“智能生态”
IT如何真正与证券业务紧密结合?数字化的券商将走向何方?
上海一家券商IT部门负责人对中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