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持潮来袭 科技股投资寻找新"锚"
时间:2020-07-27 00:00:00来自:中国证券报字号:T  T

科技股的解禁潮、减持潮让正处于市场调整中的科技股表现更加引人关注。

科技股素以波动大、弹性足、波段操作难度高著称,投资浮盈可观而落袋为安不易。因此,科技股表现的松动似乎开始动摇投资者的信心。“现阶段市场情绪多于实质,估值重于价值。”针对这种现象,一家投资机构的研究员柳向(化名)一针见血地说。在他看来,近期科技股的调整,虽受行业变化的影响,但更多是受多方面情绪的压制;虽是估值高企后的回调,但大部分公司基本面情况变化不大。

未来,科技股投资需要寻找新的“锚”。有基金经理指出,科技股投资中,当期业绩的重要性显著高于消费和医药股。科技股半年报披露的业绩,或成为下一阶段科技股投资的“锚”。从中长期来看,科技成长仍是全年的投资主线,新能源车、智能汽车、5G、消费电子等行业景气趋势明确,这些品种阶段性回调后仍可继续布局。

减持公告密集发布

科创板开市满一周年,一批科创板公司限售股解禁。伴随而来的,是一批公司的股东减持公告。仅7月23日,就有光峰科技、瀚川智能、沃尔德、新光光电、西部超导、乐鑫科技、嘉元科技、容百科技、中微公司等多家科创板公司集中披露股东(含董监高)减持公告。

例如,光峰科技的减持公告显示,此次减持方包括知名投资人阎焱执掌的SAIFHK、LightZone以及CITICPE、海峡光峰,拟分别减持不超824.3588万股、78.75万股、2709.3264万股、451.5544万股,合计减持不超过4063.989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9%。西部超导公告显示,股东中信金属计划减持不超过882.544万股,占其持股的12.86%,占公司总股本的2%。深创投计划减持不超过2647.632万股,占其持股的52.34%,占公司总股本的6%。另外,陕西成长新兴计划减持不超过1045.81万股,占其持股的52.29%;陕西成长新材料计划清仓减持,减持不超过1600万股。两者为一致行动关系,合计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6%。

与此同时,科创板还出现了首单询价转让计划。中微公司公告显示,嘉兴悦橙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6名股东拟通过询价转让方式转让888万股公司股份,占其所持股份的9.98%,占中微公司总股本的1.66%,询价转让的价格下限为178元/股,为中微公司7月23日收盘价205.23元/股的86.73%,为中微公司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242.20元/股的73.49%。

不仅仅是科创板公司,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也不乏科技股大额减持的案例。例如,日前,立讯精密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公司1.85%的股份,折合交易总额超过69亿元。减持资金拟主要用于偿还立讯有限银行借款及支持立讯精密相关资金需求。此前,立讯精密及其控股股东欲斥资33亿元,全资收购WIN公司旗下纬创、资通两家全资子公司100%的股权。若此项交易达成,立讯精密将成为苹果公司的首家中国内地代工厂商。据悉,控股股东大举减持回笼资金,或与立讯精密近期的大手笔收购事项有关。一位关注立讯精密的券商分析师表示,由于立讯精密和控股股东计划收购纬创昆山子公司,此次减持或因收购所需。

国盛证券指出,从历史上看,2009年、2015年是上市公司的解禁大年,但股市表现都非常好。此外,当年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大规模解禁也并未对市场形成大幅冲击。上述两年的历史情况是:巨量解禁增加了此后两个交易日市场行情的震荡,但无论是对解禁个股还是对板块整体的冲击幅度实际相对有限。

“更大影响在于心理层面,特别是通过信息的传递扩散这样的心理恐慌后,带来科技板块特别是科创板相关个股短期走势的压力。但实际上,解禁不等于一定要减持,减持计划也不等于马上实施股份减持。投资者需要关注可能的解禁和减持压力,但也不宜过度恐慌。另外,还要看看股东减持是为了什么,是纯粹套现离场还是另有所图。”柳向表示。

辩证看待减持潮

从解禁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来看,华泰策略团队认为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解禁前效应(更多是心理冲击)。解禁信息属于历史公开信息,其实并没有增量信息,上市公司需提前公告解禁信息(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须提前3个交易日发提示性公告),解禁前股价下跌更多是投资者出于风险回避的需求而引发的抛售行为;二是解禁后效应(实际减持效应以及减持带来的羊群效应)。一方面,解禁后股东减持行为将使得个股供求情况发生变化,导致股价下跌;另一方面,也会引致其他流通股东的抛售行为,进一步加大股票的供给压力,导致股价继续下跌。

从解禁日收益率看,华泰策略团队认为,解禁收益率是影响解禁股份股东减持意愿的关键性因素。一般来说,解禁收益率越高,股东解禁后减持的意愿越强烈;而解禁收益率越低,解禁后上市公司股东减持的概率也越低。

中国证券报记者联系到了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东方。作为一家产业投资机构,这家上市公司股东就表示减持行为是顺势而为。“一是这个公司最近的股价表现相对较好,解禁后减持的收益率高;二是监管层对股东方减持有数额和时间的限制,到了解禁时间,先拿出减持计划,后面可以伺机而动。”这家机构的相关人士表示。“作为大小非股东,在这个公司的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