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科技主题公募基金仍然占据今年以来收益榜单的前列。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华润元大信息传媒科技、万家经济新动能、银河创新成长、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ETF、国泰CES半导体ETF、国联安科技动力等基金表现突出。另外,新发基金中,科技类基金产品持续受到热捧,一日售罄、比例配售现象比比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公募基金都是此轮A股“科技牛”的塑造者和受益者。
不过,“科技牛”行至今日,已有高处不胜寒之感。睿远基金董事长陈光明认为“热门股处于高估状态”。易方达基金则公告易方达中证科技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限购。恐惧与贪婪总是相伴而行,对于处于十字路口的科技股,犹疑谨慎者有之,乐观进击者有之,多股力量正在展开拉锯战。
塑造者和受益者
说公募基金是本轮A股“科技牛”的塑造者是有根据的。
首先来看持仓数据。国金证券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四季度,主动管理型权益基金增配创业板,并在电子、食品饮料、医药生物以及TMT板块上超配明显。广发证券戴康表示,2019年四季度,“主动偏股型+灵活配置型”基金维持高仓位或继续加仓,对创业板的配置比例连续两个季度抬升,超配幅度最大的行业包括食品饮料、家电、休闲服务、电子等,低配幅度最大的行业包括钢铁、建筑装饰、采掘等。总体来看,公募基金在科技类相关个股上揽有大量筹码。
其次看新发基金。安信证券陈果团队的研究指出,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内资对A股的影响力正超过流入速度边际放缓的外资。春节以来,新基金募资规模已经超过900亿元,其中,招商科技创新、永赢科技驱动、建信科技创新等科技方向的偏股混合型基金获得市场青睐。
显然,作为本轮A股科技牛的塑造者,这些科技行业相关的公募基金也成为本轮行情的受益者。即便已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科技相关的公募产品仍然占据了今年以来收益榜的前几名。截至3月6日的最新净值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华润元大信息传媒科技、万家经济新动能、银河创新成长、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ETF、国泰CES半导体ETF、国联安科技动力表现突出。
“从去年三、四季度开始,无论是卖方研究员还是公司内部研究员,都在强调科技行业的机会,而且背后的逻辑坚实:政策支持、代表经济转型方向、风险偏好提升、科创板设立等等。彼时,市场刚刚经历了2019年上半年消费股神话的退场,资金急需寻找新的方向,科技板块顺势崛起。进入2020年,这一势头进一步延续,由于疫情影响,市场强化这样的逻辑,即科技行业受疫情影响小且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确定。于是,市场上谈论的,除了科技还是科技。即便到近期,有了宏观上稳增长的预期,科技板块仍有‘新基建’等能够承接稳增长的机会。”有基金经理回顾说。
科技风起,基金自然乐得御风而行。“目前行业里有‘三多’,即科技基金发行多,科技行业观点多,科技基金持续营销多。如果公司有科技方向业绩表现不错的基金经理,有对科技行业较为明晰的观点,有一只新发的基金产品,那么发行结果一般不会差。”一家基金公司营销部门负责人表示,销售部门对这样的局面更是乐见其成,“科技相关的基金产品,符合市场大方向,不仅银行渠道欢迎,通过电商渠道主动购买的投资者也是络绎不绝。”
“科技牛”的正确姿势
不过,在热热闹闹的科技牛市中,也有人在思索市场的“正确姿势”问题。
“我本人认为,在这一轮科技牛市中,有些现象并不正常。比如主动型基金战胜不了指数和行业主题类产品,比如相关科技ETF基金走出个股炒作的行情,比如对科技股的炒作从核心行业和公司走向概念股。而市场资金的短时间集中涌入,基金抱团,对个股预期快速透支。”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覃正(化名)表示。
覃正的想法并非空穴来风。在近期的科技股震荡调整中,投资者反复看到资金在一些科技类ETF基金上大进大出。“ETF基金对应的是一篮子股票,本来应该具有平滑市场波动的作用,但在近期的震荡中,这类产品却并未体现出这样的优势,反倒更像是一种博弈工具。而且,ETF的投资门槛比一些个股更低,用少量资金就能参与其中,投资者也不必做具体的公司研究和个股选择,所以此次我们看到有些投资者利用ETF参与博弈。”一位ETF基金的投资者表示。
科技类ETF站在风口浪尖,也引申出ETF基金是否会加大市场波动的争论。有观点认为,2020年以来,科技类ETF规模迅速壮大,带动了整个股票ETF市场的迅速发展,科技类ETF如果遇到大额赎回,将成为导致科技股大幅下跌的背后推手。更有甚者,ETF可能成为市场助涨助跌的工具。
但也有人不同意这种观点。国泰基金量化投资事业部总监梁杏表示,在主动被动基金资金量严重失衡的情况下,ETF才可能助涨助跌。目前除了科技类ETF大受欢迎外,科技主题的主动基金更是爆款频出,发行火爆。与主动型股票基金相比,股票ETF对市场的影响力仍然非常有限。如果未来ETF的规模超越了主动型股票基金,达到可能影响市场的程度,为防止多只基金集中投资于某个细分方向,监管层可对同方向的主动股票和ETF产品进行有限数量的审批,即可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
“科技股搅动了一池春水。目前市场既涉及风格之争,即前两年备受压制的中小创和备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