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两市全线回升。更为可喜的是,此前盘面中持续的资金净流出态势得以逆转,投资者活跃度再度回升。
分析人士表示,伴随更多催化剂出现,投资者过度悲观情绪将得到纠偏,市场或迎来修复性反弹,而龙头股将成为反弹的基石。
市场触底反弹
周二,市场上演了一出“惊天大逆转”的大戏,沪指收报2699.95点,涨1.82%。
盘初集成电路等走强,带动三大股指小幅冲高,盘中周期股、金融股发力,股指再度上攻,创指一度涨逾1%,深成指站上8000点,随后三大股指逐步回落,先后翻绿。午后,三大股指持续上攻,沪指盘中触及2700点涨逾1.8%,创指大涨逾2%。盘面上,板块、个股普涨,周期股、基建股崛起。
分析人士表示,在此前连续极度缩量之后,市场成交情绪已接近冰点。不过,这样的背景也限制了指数的下行空间,因而任何资金异动都有可能带动指数的反弹,这在近两个交易日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此前分析人士就曾表示,市场回调对情绪面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估值与信心的匹配,通常所谓市场见底则意味着对于中长期价值投资者而言,配置价值已经显现,对于趋势博弈投资者而言,后续负面因素冲击可能形成回调的恐慌已显著降低;其次在风险筹码的分散消化过后,市场上行过程容易形成“羊群效应”,强势板块抱团形成筹码集中是必然的,而在此过程中也是筹码持有者风险偏好持续下降的过程,而在市场回调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在不断寻找相对风险偏好更高者的过程。
种种迹象表明,估值进一步收缩后,部分超跌股对价值者投资者吸引力进一步加强。长线投资者和机构投资人也早已入场“埋伏”。
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热情高。截至9月11日,今年以来已有482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累计回购655次,回购总规模239.75亿元,比上年均大幅增加。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A股上市公司共发生回购565次,累计回购规模为91.99亿元,回购股票数量19.9亿股。同时截至9月11日,988家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通过在二级市场交易实现净买入股份,增持市值约870亿元。
此外,在两市波动加大的背景下,被誉为“聪明钱”的北上资金延续净买入态势。纵观近期北上资金动向,不难发现,整体上北上资金依然以净流入为主。数据显示,本周北上资金净买入26.09亿元,“押注”后市的意味浓厚。
谨慎情绪稍缓
除了场外资金扫货低位筹码外,时隔9个交易日,昨日两市也终于结束了此前连日资金净流出态势,出现了59.59亿元的主力资金净流入。这标志着投资者已逐渐迈出此前持续回调和连续量缩时的“阴霾”。
从昨日盘面的交易情况来看,经历此前的反复震荡筑底,市场反弹动能有所显化。一方面,从各主要指数的全线上扬以及两市上涨家数超3000家的盛况来看,“赚钱效应”大幅回升。另一方面,经过此前连续量缩后,昨日量能放大也反映出此前偏弱的市场活跃度已有所回升。
不过,正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同样需要正视的是,信心的巩固与恢复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相较于此前多日动辄百亿元左右的资金净流出,单日几十亿元规模的净流入仍稍显单薄。事实上,两市资金净流出的现象一直未得到有效改善,特别是在近期两市持续震荡的背景下,此前数次“昙花一现”式的单日净流入均未敌市场风险偏好的持续回落。
而在两市再现净流入的背景下,各板块也都逆转了此前各自的净流出态势。数据显示,昨日开盘,沪深300、中小板、创业板的资金流出金额都已较前一交易日收窄。伴随着盘面回升,时至尾盘,各板块资金净流出的态势也纷纷逆转。通过对两市开盘和尾盘资金动向来看,经过此前的回调,资金对各板块的“兴趣”都有所回升,这也说明了主力资金已表达出对后市的乐观态度。
此外,与昨日盘面普涨对应的是,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昨日有20个行业出现不同程度的资金净流出。其中,建筑装饰、食品饮料、非银金融这3个行业的净流入金额居前,分别达到15.99亿元、10.84亿元和9.99亿元。这一现象也从另一个侧面佐证了昨日两市主力资金的净流入与盘面回升间关系密切,体现出资金对盘面整体性机会的看好。
配置应坚持龙头策略
分析人士指出,本轮调整虽然持续时间略长,但对后市不应过分悲观。当前,经济增长依然具备韧性,市场估值也回落至历史上相对较为悲观时期相仿的水平。综合来看,当前市场位置机会大于风险,紧紧围绕盈利增长进行选股,注重业绩和估值的匹配性,投资机会并不缺乏。
中金公司表示,近期在市场微观流动性转弱的背景下,中小市值个股承受较大的下行压力。从大周期上来看,上证综指自今年1月末转为周线级别下跌走势以来,在过去两年的周线级别上涨中表现较优的白马龙头承受较大补跌压力,伴随风险偏好的普遍回落,此前弱势板块较难出现独立的反弹行情。因此,白马股能否止跌企稳,将成为市场能否触底反弹的重要先决条件。目前,白马龙头补跌过程已从前期的普遍回调逐步转为相互分化:银行、非银等金融龙头已逐渐企稳,有所反弹,且不再随市场下跌而创新低;白酒、家电等消费龙头虽仍然未形成上涨趋势,但下跌速率和动能已较前期有所平缓;医药、电子等成长龙头在事件性因素触发下继续探底,但由于估值回归合理区间,情绪性抛压是下跌主因,已体现配置价值。
海通证券认为,2016年以来A股磨大底背景类似2002年-2005年,当前A股估值处在历史底部区域。由于中期磨底格局不变,估值底已现,右侧大拐点等两信号明朗:一是盈利回落幅度到底多大,二是去杠杆出现拐点带来资金面转折。定性来看,此次正在孕育的阶段性机会和7月6日至7月26日反弹(上证综指从2691点最高反弹至2915点)很像,均是政策因素偏积极导致情绪修复,市场迎来反弹性机会。该机构指出,目前风险溢价、换手率等指标接近前期底部水平,阶段性机会应坚持龙头策略,行业如消费、银行等。
针对后市,中金公司同样强调,白马龙头的补跌过程已逐渐进入尾声,继续下行空间将有限;行业竞争地位稳固、中长期盈利能力稳定、增长确定性高、估值合理的龙头股已逐步具备了配置价值;伴随更多催化剂出现,投资者过度悲观情绪将得到纠偏,市场或迎来修复性反弹,而龙头股将成为反弹的基石。
金牛策略会
兴业证券:
反击主攻方向——“科技基建”
政策底部逐步清晰,宽信用正在起作用,基建投资回暖近在咫尺,阶段性经济下行压力的担忧有望缓解。未来1-2个月市场阶段性迎来风险偏好提升的窗口期。
经济数据从工业增加值、投资、消费等维度观测主要呈现的几个方面特征:第一、投资方面,基建可能触底。1-8月基建投资累计同比由5.7%下滑至4.2%,但随着下半年财政支出的节奏将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务将加快发行,基建投资可能触底回升。第二、制造业继续维持强势,8月份制造业投资增长7.5%,提高0.2%。从行业来看,同比增速最快、投资改善较明显的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其同比增长16.6%。第三、以日用品、食品粮食类为代表的必需消费品增速提升,家电、汽车等可选消费品仍然回落。但消费者信心指数和城镇人居消费支出等数据回升,短期消费有望维持稳定。
大创新作为反击下半场的主攻方向,主要两个维度:一是,“科技基建”以计算机(自主可控、云计算等龙头)、通信(5G)、军工(航空航天)、半导体产业链等过去核心关键技术能力建设的短板方向。二是,“技术消费”以消费电子、创新药等居民对更高质量生活需求的方向。
国泰君安:
金秋行情临近信号释放
站在当前时点,风险溢价的影响正在收敛,经济悲观预期、信用风险正伴随放宽的财政政策和适度流动性释放开始修正,当前压制市场的核心矛盾——新兴市场担忧及外围事件演绎担忧正在出现缓解。
金秋行情临近信号已经释放。比如,海内外的定价差异愈发明显。国内市场虽走势疲软,但是海外市场一方面中概股指数持续走强,9月11日以来霍特中概股指数上涨接近5%;另一方面陆股通资金自8月至今累计流入超过350亿元。从交易结果上看,国内资金交易热情低、风险回避;而海外资金从长期配置的角度,更加看好A股的价值属性,对于短期的不确定因素更加敢于定价。定价纠偏总会到来,而海外的力量将加速纠偏的过程。
另一方面,“金九银十”缓解基本面担忧。从最新的工业增加值、社零、社融等数据上看,经济基本面出现改善迹象。往后看,经济上还有几大亮点:第一,“金九银十”到来,投资-融资链条将出现阶段性修复,带动工业、融资等数据的好转。第二,财政正在蓄力。8月财政发行专项债券明显提速,环比增加3197亿元。预计财政对经济的边际贡献将会在未来两个月逐步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