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机重装董事长韩晓军: 生产力焕新 推动价值与市值均衡发展
时间:2024-05-15 06:37:22来自:中国证券报字号:T  T

坐落在“中国重装之都”德阳的国机重装,从成立之初就肩负着国之重器的责任和使命。“打造世界一流重装企业,护航国家制造业安全,这是国机重装的使命和目标。”国机重装董事长韩晓军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高端重型装备研制企业,国机重装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坚持基础研究和正向研发,这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高度契合。公司将在强化自身硬实力的同时,推动公司价值与市值均衡发展,为投资者创造更好的回报。”

创造400余项“中国第一”

走进国机重装,就像走进我国重型机械行业的发展史,这里依旧留存着60多年前的厂房和设备,见证了公司的筚路蓝缕和砥砺奋进。

国机重装是以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二重”)核心制造主业为平台,整合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高端重型装备板块优质资源,组建的集科工贸于一体国家高端重型装备旗舰。中国二重1958年在四川德阳成立。60多年时间,国机重装坚持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承担了数百项国家重大工程,解决了一系列国家“有与没有”“受制于人”的难题。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而创新是国机重装的先天基因。60多年来,国机重装成功研制诸多首件、首套、首批重大技术装备,创造了400余项“中国第一”,授权专利2000余件。

韩晓军告诉记者:“国机重装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特别是近几年,公司加强科研创新体系顶层设计,统筹推进战新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布局、传统产业升级;坚持用好高能级创新平台,坚持‘四个面向’,加快催生新产业、培育新模式、形成新动能。这与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高度契合,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规律一脉相承,是国机重装在培育新质生产力领域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近年来,国机重装率先攻克了百万千瓦级核电、水电、火电和重型燃机大型铸锻件极限制造核心技术,有力支撑了“国和一号”“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白鹤滩、乌东德水电机组,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和重型燃气轮机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成功研制航空万吨级铝合金板张力拉伸装备;成功研制国内首个“一键式”智慧炼钢、“手撕钢”二十辊轧机,全球首台兼容方圆板多功能连铸机。一批重大技术装备的成功研制,填补了国内空白,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加强重大科技攻关,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国机重装接下来的重点工作。“未来,国机重装将持续优化创新机制,不断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加快推进重型装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推动人才链、创新链相融相促,数字智能和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实现产业向新、生产力焕新。”韩晓军说。

ESG融入经营管理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ESG已成为衡量企业综合表现的重要指标。

韩晓军表示:“开展ESG体系构建、管理和编制ESG报告,是国资委对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发展质量的重要要求,是公司《提高公司发展质量工作方案》的重要工作部署,也是公司对外形象展示的重要体现。”

2023年初,国机重装启动ESG指标体系建设,成立ESG工作组,明确ESG管理架构,持续推进公司ESG体系建设,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今年4月,公司首次发布2023年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报告。该报告全面彰显公司致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将企业发展同股东回报、员工幸福紧紧联结在一起,推动实现基业长青、共享共赢的实绩实效,提升了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影响力,树立了良好企业形象。

国机重装已将ESG核心理念与标准融入企业管理工作中,将社会责任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公司十分关注利益相关方的期望和诉求,努力拓展和丰富利益相关方沟通渠道和参与方式,持续提高企业运营透明度,把利益相关方的诉求纳入运营和决策过程,持续推动ESG管理水平提升。”韩晓军表示。

新“国九条”提出,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研究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纳入企业内外部考核评价体系。作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国机重装始终注重市值管理和投资者回报工作,以提升经营业绩和公司内在价值作为市值管理的根本,坚持聚焦主业发展。

2023年,国机重装实现营收112.58亿元,同比增长16.60%,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一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71亿元和1.09亿元,双双刷新纪录。

“一方面,我们在主营业务上下功夫,持续提升内在价值;另一方面,通过回购股份维护股东和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加强与投资者沟通交流,传递公司投资价值,增强投资者信心。”韩晓军表示。

核能领域取得突破

2023年,我国核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为7661小时,核电发电量4334亿千瓦时,位居全球第二。我国核能科技创新不断迈上新台阶,其中国机重装功不可没。

国机重装所属二重装备成功研制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汽缸,这是我国在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汽缸极限制造领域新的里程碑。百万千瓦级核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