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集团:科技描绘农业生产新图景
时间:2023-05-15 06:11:46来自:中国证券报字号:T  T

立夏刚过,黑龙江一早一晚的气温仍然较低。此时,当地的春耕进入到了中后期,也是关键阶段。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深入实地探访了北大荒集团春耕。

广袤无垠的黑土地、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为大农业生产提供了绝佳的地理条件。近年来,在科技助力下,北大荒集团粮食产量逐年提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作出了重要贡献。北大荒集团作为我国大农业生产的代表,近年来农业生产水平显著提高,这背后依靠的正是科技水平的提升和标准化作业的推广。

科技赋能春耕

5月中旬的鹤岗市绥滨县,凌晨3点半天已大亮。这个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的边境县,与俄罗斯隔黑龙江相望。松花江与黑龙江交汇形成的三角地带,地势平坦肥沃,黑土油亮,大江河滋养着万顷良田。北大荒农业股份二九〇分公司就位于此地。

早上四五点钟,在北大荒农业股份二九〇分公司希望路与光明街交叉口附近,远道而来的打工者们成群结队,在这等着当地种植户来找临时工。谈好价钱后,他们就坐着种植户的车前往水稻田,做一些拆棚、清理水草的工作。几天后,大规模的水稻插秧将开始。

来自吉林的王丽颖(化名)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这几天抓紧时间打点短工,毕竟收入还不错。等插秧真正开始后,也就没啥活儿了。”

正如王丽颖所说,在早已实现机械化插秧的北大荒,春耕时期的零工只有一些机械不容易作业的活儿。这背后正是科技带来的作业方式改变。

在十几里地外的北大荒农业股份二九〇分公司智能化监测大棚里,绿油油的水稻秧苗长势茁壮,很多都已达到进田标准。在该分公司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指挥部主控室里,秧田智能管理系统控制着棚内的温度、湿度等,棚内电子显示屏展示着实时的指标情况。

“现在普遍推行旱育秧模式。旱育秧就是让水稻在苗床上处于旱田状态,土壤的通气孔隙里有充足的氧气保证根系呼吸。秧苗在苗床上30天后一般会长到‘三叶一心’状态,再插到本田。”北大荒农业股份二九〇分公司副总经理唐庆刚说。

“以往,在这30天里育秧人员要反复作业,施肥后浇水,调酸时又得浇水,还不能一次完成。接下来,在需要浇水的时候又得浇水。”唐庆刚表示,频繁浇水,土壤通气效果很容易变差,根呼吸不充足,根生长就弱,易感染病害,这就是“旱育不旱”问题。不壮实的秧苗直接影响以后的产量,从“根儿上”就出了问题。

为此,他们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把调酸、防病、施肥与浇水整合到一起。“我们提前配好营养液,这30天里浇三次营养液就可以。这样能很好地掌握整体湿度,真正做到旱育。”唐庆刚说。

北大荒农业股份二九〇分公司还与哈工大联合开发了智能秧田巡检机器人。机器人巡检时能准确判断秧苗生长阶段,将采集的数据信息传到后台。后台分析完数据后指挥大棚内的各种设备进行环境调控,同时结合壮苗标准随时调整管理措施。

“例如,棚内温度超过上限后,大棚卷帘通风器会自动开启进行通风降温;当土壤湿度传感器回传的数据达到浇水标准后,就会将营养液浇到秧田中,整个过程都是智能化控制,很好地解决了以往农户在育秧过程中遭遇的‘旱育不旱’等问题。”唐庆刚说。

近年来,北大荒集团积极探索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现农机具由机械化向智能化、无人化转变。

距离北大荒农业股份二九〇分公司150公里的北大荒农业股份宝泉岭分公司,种植户王福顺在中国证券报记者走访期间较别的农户提前开始了插秧作业。今年,他家种植了180多亩水稻,需要约五天时间完成插秧作业。

作业时,王福顺在稻田旁与别人闲聊,并没有特别“关心”插秧情况。“现在把活儿都包出去了,不像以前要紧盯着,都是机械化作业,很智能,完全不用担心插秧质量。”王福顺笑着说,“提前几天插秧,加上效率提了上来,无论插秧还是后续割晒,我的进度都会比别人快几天。收完后,赶在稻米大规模入市前卖掉,肯定会卖个好价钱,这是实实在在的效益。”

中国证券报记者看到,正在作业的插秧机自带“黑科技”。来自上海某导航技术公司的技术员吴昊介绍,插秧机上安装了天线一体机,能接收北斗导航系统信号,会精准定位插秧机。

“所有操作都在插秧机上这台大尺寸平板电脑上完成。操作时,只需要打A、B两个点。A点是刚进来的地方,B点在池子另一头。设置好后,每个往复都会按导航系统设置的路线行走。”吴昊说,“这种智能导航插秧机能确保秧苗合理密植,提高插秧精度,保障作业质量。”

良田种好粮

“我们要坚决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充分发挥人才、技术、自然资源等综合优势,切实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北大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守聪说。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优质大豆生产基地。其中,北大荒集团所属各分公司是重要的大豆种植区。自去年大豆扩种计划实施以来,北大荒集团将大豆扩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2022年,北大荒集团大豆种植面积达1381.6万亩,实现大豆总产量50.5亿斤,大豆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创历史新高。2023年,北大荒集团大豆种植面积力争达到1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