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是果,更是因
时间:2024-07-29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核心观点:

1.价格,调节市场供求的基本信号。过去一段时间,我国整体价格不断负增长。这般信号之下,工业生产乃至实际GDP却显著正向增长。GDP目标若实现无虞,逆周期政策常保有定力。如此地,宏微观感受难免呈现“温差”。寻根溯源,价格信号是否真的失灵?

2.放眼全球,日本等在进入物价负增长的初期,也曾出现过实际经济增速逆势上行的短暂“积极”情形。由于缺乏物价负增长的体验,微观主体误认为经历了市场出清过程,传统经济周期的反转能如约而至,从而在价格预测、工业生产等方面表现过于乐观的情绪。

3.与此同时,日本决策者试图帮助陷入价格困境的企业,但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供给刺激而非需求扩张。最终结果事与愿违,过于激进的产业政策反而从供给端加剧了物价下行。以致于后来在很长一段时间,价格低迷预期的不断固化,成为了日本经济羸弱的核心原因。

4.展望未来,为实现全年5%左右的经济增速目标,我国逆周期政策预计有所加力,尤其是考虑到二季度经济趋缓的显著惯性。从更长时间看,宏观政策目标“以价格为锚”、“以需求为纲”,并知行合一地去实现之,才是扭转微观预期的关键。国际经验多有印证。

正文:

过去一段时间,我国整体价格不断负增长。这般信号之下,工业生产乃至实际GDP却显著正向增长。如此地,宏微观感受难免呈现“温差”。寻根溯源,价格信号是否真的失灵?

一、价格失灵了吗?

放眼全球来看,日本等在进入物价负增长的初期,也曾出现过实际经济增速逆势上行的短暂“积极”情形。

由于缺乏物价负增长的体验,日本微观主体误认为经历了市场出清过程,传统经济周期的反转能如约而至,从而表现出过于乐观的情绪。生产者或仍积极生产,“以量补价”扩大市场份额,以期当周期重启时占得先机。面对降价的商品,消费者初期自然也愿增加购买。短期经济呈现“量升价跌”的局面。

与此同时,日本决策者试图帮助陷入价格困境的企业,但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供给刺激而非需求扩张。最终结果事与愿违,过于激进的产业政策反而从供给端加剧了物价下行。以致于后来在很长一段时间,价格低迷预期的不断固化,成为了日本经济羸弱的核心原因。

二、价格终将不会失灵

年内来看,为实现全年5%左右的经济增速目标,我国逆周期政策预计有所加力,尤其是考虑到二季度经济趋缓的显著惯性。

从更长时间看,价格是果,更是因。若要真正摆脱价格负增长,宏观政策目标“以价格为锚”、“以需求为纲”,并知行合一地去实现之,才是扭转微观预期的关键。国际经验多有印证。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