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宏观杠杆率报告显示,2024年二季度末我国宏观杠杆率为295.6%,较一季度末上升了0.8个百分点,上半年共上升了7.5个百分点。其中,居民部门杠杆率较一季度末下降0.5个百分点至63.5%,上半年保持不变;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较一季度末上升0.2个百分点至174.3%,上半年共上升了5.9个百分点;政府部门杠杆率较一季度末上升1.1个百分点至至57.8%,上半年上升了1.6个百分点。报告预计,全年宏观杠杆率将上升10个百分点左右。
“今年二季度实体部门债务增速继续下行,同比增速降至8.3%,再创2001年以来的新低。”报告显示,实体经济债务中,居民、企业和政府的债务同比增速分别为3.8%、7.8%和15.2%。居民债务增速再创新低,企业部门债务增速继续回落,政府债务增速仍维持在较高位置。“在贷款利率不断下降的环境下,居民和企业的加杠杆意愿有限。政府债务虽然在二季度继续上升,但仍无法抵消私人部门债务增速的下降,导致总债务增速继续下降。”
宏观杠杆率是一个经济体的债务规模与名义GDP规模之比。报告表示,与债务增速下降同步,名义GDP增速也在下降。二季度实际GDP同比上升了4.7%,但名义GDP只上升了4.0%,名义GDP增速已经连续五个季度低于实际GDP增速。只要债务增速高于名义GDP增速,无论债务增速如何下降,宏观杠杆率都会上升。
对于“探索实行国家宏观资产负债表管理”的提法,报告表示,基于国家资产负债表的宏观存量结构管理是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关键一环,蕴含着丰富的调控和管理手段。当前中国的宏观杠杆率已经超过主要经济体,2021年以来主要经济体出现了去杠杆周期,私人和政府部门的杠杆率都有所下降,G20经济体的杠杆率共下降了接近50个百分点,而中国的宏观杠杆率仍在继续上升。“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抬高通胀率既有利于提高企业信心,拉动经济增长,也有利于缓解宏观杠杆率过快上涨的趋势,降低金融风险。”
居民债务增速降至低点今年二季度居民部门杠杆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从一季度末的64.0%下降至63.5%;上半年居民杠杆率保持不变。
报告显示,二季度,居民总贷款增速降至3.8%,其中消费性贷款(包括房贷和普通消费贷)增速降至0.7%。一季度的房贷增速为-1.8%,其它消费性贷款增速为8.4%。消费贷增速仍在下降,房贷增速自2023年一季度起已经持续6个季度负增长。个人经营性贷款增速也逐步回落,二季度同比增长12.2%。
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5月17日,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政策的通知,将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15%,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5%。同时,各城市可按照因城施策原则,自主确定辖区各城市首套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下限。央行也取消了全国层面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
“住房贷款政策的松绑带来了住房交易规模的回暖。”报告称,十大城市二季度商品房成交套数有所恢复,一线和二线城市在二季度商品房共成交11.12万套,相比一季度增加了近3万套的交易量。但从整个二季度来看仍然是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一线城市住宅平均价格略有回升,二三线城市房价基本稳定,“积极的政策信号对房地产交易和房地产贷款的拉动作用尚未显现,政策效果有待观察。”
消费方面,居民消费增速高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又高于总收入增速。居民储蓄率在下降,上半年的居民储蓄率降至34.4%,低于一季度的储蓄率,也低于2023年同期的储蓄率,说明居民消费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经济增长。
报告分析称,二季度末居民部门的存款规模达到147.2万亿元,相比2023年年末增长了9.3万亿元,一季度增长了8.6万亿元,二季度仅增长了7352亿元。一方面,新增债务下降,对应的各部门新增银行存款总和也必然下降,二季度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规模相比一季度末仅上升了2666亿元。另一方面,由于居民部门的储蓄率下降,居民新增存款的资金来源也有所下降。“预计下半年居民存款增速仍将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全年居民新增存款规模仍在15万亿元以上。”
企业债务仍有“水分”今年二季度,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从一季度末的174.1%升至174.3%,上升了0.2个百分点,上半年共上升了5.9个百分点。
今年2月,央行超预期下调5年期以上LPR0.5个百分点后,企业贷款利率与金融市场利率均处于较低位置。不过,报告显示,企业贷款增速仍在下降,二季度末的企业贷款同比增速降至10.4%,企业债务增速降至7.8%。“企业的融资成本下降,但贷款意愿不强。”
今年以来,按照中央要求,各方面积极盘活存量,防止资金沉淀空转,企业债务规模数据的低速增长也体现了“挤水分”的效果。在二季度开始规范商业银行手工补息和其他治理资金空转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下,资金空转的规模下降,金融数据“挤水分”,企业债务(尤其是企业贷款)的增速下降,也拉低了企业杠杆率的上升幅度。报告表示,但当前企业部分融资需求较弱,而资金供给较为充足,企业债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