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广东省统计局公布数据,上半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242.5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9%。同时,广东省统计局分析称,广东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新动能快速成长,转型升级稳步推进,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有效需求依然不足,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
对于这个经济大省而言,我们应当如何客观看待它的经济基本面?上半年3.9%的经济增速,又能否勾勒出这个庞大经济体的完整轮廓?
除几大主要指标之外,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留意到,从上半年一些关键领域的细分数据着眼,或许更能透视广东经济细节和增长韧性。譬如,“电表”显示广东发展活力,上半年广东全社会用电量达4134亿千瓦时,用电规模位居全国首位,其中“三新”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4.2%,增速连续18个月保持在20%以上;经营主体用“真金白银”给出了“投资选票”,上半年广东登记注册企业数量明显增长,截至4月16日就突破800万户;从市场看,上半年广东外贸实现了难得的“双位数”增长……
多位分析人士认为,尽管当前增长承压,但通过这些“关键数据”似乎更能真切感受广东的经济温度,不同领域、区域和产业的冷暖不一。“但整体上,广东经济的基本面没改变,经济运行往优质、提质的方向也没变,经营主体积蓄正的能量也没变。”广东省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新洪在解读广东经济半年报时如是说。
经济电表:“三新”行业用电量增长34.2%7月9日,副热带高压逼近南粤大地,广东大部分城市的气温突破35摄氏度。这一天的13时44分,广东最大电力负荷达到了惊人的1.48亿千瓦,创下今年首个新高。
根据南方电网提供的数据,上半年广东全社会用电量达4134亿千瓦时,用电规模位居全国首位。值得注意的是,升温的不只是天气,还有经济新动能。南方电网数据进一步显示,上半年广东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三新”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4.2%,增速连续18个月保持在20%以上。
用电量是经济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方式处主管姚海成分析,用电负荷尖峰背后更多是新质生产力不断积聚的结果。
受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驱动,广东相关产业电力需求激增。今年以来,广东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均超15%,对广东用电增长的贡献率超一成。与之对应,上半年广东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了17.6%,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16.3%。
这是一个积极信号。广东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省工业经济中具有支柱作用。随着电子信息产业自去年年底进入上行周期,广东经济增长动力也获得一定强化。
“今年订单需求量持续增长,我们也在加紧安排产能,以满足国内和海外客户的需求。”深圳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物业运营部负责人巢国军总监说。这是一家从事电子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半年该公司用电量497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7%。
值得注意的是,广东还将迎来多个重大电子信息产业项目的投产。今年3月,广州增芯科技有限公司迎来光刻机进场的关键性节点。“可以说,光刻机一进场,距离正式通线量产就指日可待。”增芯科技总经理张亮表示,该企业计划今年12月底完成满足良率的产品下线。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先进智能传感器芯片大有可为。”张亮说,该企业产品将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智能汽车、超高清视频显示、高端装备、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届时将有效满足大湾区在相关优势产业领域对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的庞大需求。
不仅如此,作为成长最快的芯片“独角兽”企业——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也正全力以赴推进深圳12英寸特色工艺集成电路生产线工程建设。据悉,该项目预计将在年底实现通线投产,满产后将形成年产48万片12英寸功率芯片的能力。
企业选票:企业数量突破800万户大关市场经营主体是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
2023年,广东全省经营主体数量已突破1800万户。今年以来,广东经营主体数量仍在稳步增长。以一季度为例,广东新设企业25.57万户,同比增长7.13%,其中新设“四新经济”企业10.91万户,占新设企业总量的42.67%,同比增长125.26%。
不仅如此,据广东省市场监管局披露,4月16日广东企业数量突破了800万户大关。
经营主体的增加,直接为广东稳增长、稳就业提供了坚实支撑,更用投资的“选票”传递了信心和预期。
上半年,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5.5%,连续42个月实现双位数增长。并且,新动能投资快速增长,全省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9.6%,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8.6%、23.9%,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2.8%、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6.4%;高技术服务业投资中,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13.2%。
此外,上半年广东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8.1%,并且受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24.1%。
值得注意的是,广东各地“促投资”力度还在不断强化。例如,近期发布的《深圳市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若干措施》,一口气推出20条“高含金量”政策举措,如搭建专业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