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期货币流动性展望:平湖微澜
时间:2024-06-24 00:00:00来自:招商证券字号:T  T

核心观点:

 

1.政策基调:稳中偏松。下半年,货币政策将偏向于币值稳定与防范金融风险两大目标,推测政策基调:稳中偏松。除了上述两个首要目标外,多重目标制下,货币政策还将兼顾以下目标:

 

稳增长:内需不足仍是制约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五月PMI数据显示,长期需求不足可能向生产端传导,如果不及时逆周期调节,可能导致“生产强、需求弱”的格局演变为供求双弱。

 

稳就业:上半年,就业形势总体改善,但从结构上来看,国内就业仍存在一定压力。为实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政策将引导信贷资源向与新质生产力有关的行业加大投放。

 

国际收支平衡:一季度,国际收支出现了近年来罕见的双顺差。但双顺差的基础尚不牢固。下半年,在美国大选、西方央行降息异步、以及地缘政治风波不断的形势下,国际收支仍将面临一定压力,人民币汇率存在被动贬值的可能。

 

2.政策操作:预计总量型工具重点在降准,而结构性政策工具或将重新发力?降准:下半年,流动性缺口约5000亿,25BP幅度的降准仍然可期。以静态视角估算,全年需要缴准的资金约为2.1万亿。上半年,“降准+MLF+结构性工具”共投放基础货币约1.5万亿,在下半年MLF等额续作的条件下,流动性尚存5000亿的缺口,可能通过降准来补充。从节奏来看,四季度MLF到期回笼规模迅速走高,因此三季度末降准落地概率较大。如果央行购债年内落地,理论上会起到投放基础货币的作用,但考虑到国债收益率偏低的实际,购债目标可能聚焦短债,购债规模也将有限。

 

降息:下半年,降息概率不大。尽管实际利率处于高位,降息有利于压降实际利率、刺激总需求。但当前防止物价进一步降低或许比降低名义利率更加有效,因为降息还需综合考虑:1)对外:稳汇率;2)对内:防资金空转。另外,根据泰勒规则,在下半年CPI0.7%、通胀目标2%、自然利率2%、产出缺口-0.5%的条件计算,短期政策利率目标为1.8%,说明当前OMO利率水平与政策目标相符,央行没有进一步降息的必要。

 

结构性工具仍将发挥重要作用。一季度,结构性工具净投放有限,推测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阶段性工具部分到期;2)新设立工具延后Q1政策发力;3)房地产调控重心调整,PSL投放减量。展望下半年,该工具有望再度发力:一方面,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导向下,结构性政策工具将持续发挥作用,而信贷市场司的成立则为其提供了组织保障;另一方面,“三大工程”持续发力,相关工具力不能收。

 

3.下半年流动性展望

 

从保持币值稳定与防风险的目标出发,狭义流动性保持充裕。自去年8月央行提出“防止资金空转”以来,狭义流动性较去年上半年边际收紧。观察资金利率定价特征:供给方面,在“防空转”的要求下,央行流动性投放趋向谨慎,今年二季度公开市场操作均以“地量”投放为主,预计下半年仍将保持谨慎态度;需求方面,今年上半年,随着政府债发行放缓,资金利率向政策利率下行考虑,说明需求端是决定资金利率走势的核心力量。往后看,三季度将是今年政府债发行高峰,预计狭义流动性有跟随上行的可能。

 

广义流动性:

 

信贷进一步分化,“企业强+居民弱”的信贷格局有所强化。在融资需求偏弱的形势下,下半年企业部门的信贷动力有望改善,从而对信贷总量形成边际贡献。相比企业部门,居民贷款增速亦有望触底企稳,后续能否改善取决于楼市政策的力度及有效性。

 

社融增速年中反弹,下半年继续向8%靠拢。预计全年四季度社融增速分别为8.7%、8.4%、8.7%、8.3%。

 

M2仍存在下行压力,但总体将企稳回升。上半年,M2增速迅速下行,5月已降至7%的历史低位,年初要求的“社融与M2增速与名义GDP目标基本匹配”,目标已经达成。下半年,受实体部门融资需求疲弱、“资产荒”限制银行购债、国际收支顺差收窄制约净结汇等因素影响,M2增速仍存在下行压力,但禁止手工补息的影响将逐渐减退,叠加政策发力,M2可能企稳回升。

 

结论与展望:

 

下半年,“宽货币+紧信用”的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货币端,在“支持性”政策立场的保障下,央行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但对于非银主体大量持有中长期债券可能潜藏风险的担忧,说明政策会在“防风险”与“稳增长”等多重目标间谋求新的平衡;信用端,社融与信贷增速下滑的趋势仍将延续,更多的变化来自于结构方面,如果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能够企稳反弹,则会对信用扩张产生积极贡献。

 

风险提示:国内经济压力超预期;海外经济下滑幅度超预期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