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引领,创新致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02-07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2024年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并强调,必须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等战略任务落实到位,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此次会议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重大部署,明确了新质生产力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的重要地位,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下文将分析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关键与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与其相关的政策支撑与产业发展情况。

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分析

(一)新质生产力的特点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不仅代表了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升,更体现了一种全新的价值创造模式。新质生产力强调通过科技创新、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来实现生产力的质的飞跃。这种新的生产力形态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其“新”主要体现在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新赛道、新动能、新优势,其“质”主要体现为高效能、高效率、高质量,关键主要是面向新兴领域,面向未来产业,着力高质量发展。

(二)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尤其是富有原创性与颠覆性的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可以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和创造价值的能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作用

(一)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深远意义

首先,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当下中国经济的迫切要求,而发展心质生产力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第一,发展新质生产力意味着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从而实现经济持续增长与高质量发展。第二,高质量发展需要依靠创新驱动,而新质生产力正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体现。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以推动中国经济从传统的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

其次,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提升中国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性。在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和可持续性,才能在国际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正是提升中国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性的重要途径。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以提升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增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有助于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增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性,为未来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最后,发展新质生产力也有助于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例如,资源环境约束、人口老龄化等问题都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可以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等方式,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通过不断推动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产业的发展,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的有效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为人民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

(二)全球经济背景下的重要性

在全球经济恢复疲软和美西方科技封锁的背景下,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中国经济来说变得尤为重要。这一进程既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需要,也是推动经济内生动力的必然选择。

首先,对抗全球经济疲软的趋势。全球经济的疲软态势使得传统出口市场受到冲击,中国经济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打造国内大循环的新动能,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和优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为中国经济提供新的动力。

第二,应对美西方科技封锁的挑战。美西方的科技封锁使得中国在某些关键领域面临技术和供应链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更加需要依靠自主创新来提升科技水平和自主研发能力,以应对外部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而发展新质生产力,特别是加强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可以降低对外部技术和市场的依赖,提升中国经济的自主性和可控性,增强我国在国际科技竞争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

第三,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有助于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