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探路质量强市建设:实施首席质量官制度,全方位提升产业质量竞争力
时间:2024-01-31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今年的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东莞成功入选全国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2024年,东莞要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两大主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2023年以来,国家以及广东先后印发质量强国、质量强省建设纲要,提出要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着力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加快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产业新特征。

两会现场,不少政协委员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提到,今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首席质量官制度”列入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点工作部署,建议东莞深化“首席质量官制度”建设,强化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监管,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为全方位建设质量强市、品牌强市、制造强市提供有力支撑。

东莞市政协委员、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杨朝琴表示,接下来,东莞希望通过首席质量官制度建设,提升企业质量水平。同时,还将在东莞打造推广“先进标准+认证”模式、强化检验检测服务支撑、加大“质量贷”推广力度,以此推动东莞制造质量升级、标准提档、品牌增效,全方位提升东莞产业质量竞争力。

深化首席质量官制度建设2024年,“首席质量官制度”首次写入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深化实施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强化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监管,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加快实现“人有我优”、“人优我强”,让广东制造成为高质量的代名词。

首席质量官作为企业质量第一人,在引领质量能力提升、主导质量技术攻关、倡导质量管理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去年以来,广东不断加大对“首席质量官”扶持力度。2023年7月,广东发布《关于深化落实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底,力争首席质量官制度在制造业大中型企业全覆盖,小型企业覆盖率不低于60%,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普遍提高,质量人才队伍持续壮大。截至目前,广东已有3万多家企业建立了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

2023年,东莞成功入选全国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质量工作成效突出,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连续多年在全省质量工作考核中获评A级,全市累计制修订国际标准66项、国家标准1917项,承担国家级标准化试点17个。

东莞市政协委员严佑春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外界一直视东莞为世界工厂,但其实东莞的产品质量非常高。“东莞的产品质量如何被世界看到,如何让东莞的品牌迈向更高端价值链,首先要坚持市场导向和科技创新,在此前提下保证质量。这样才能根据市场不断进行研发,提升质量标准。”

而作为广东罗曼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严佑春此次也分享了企业这两年在“首席质量官”建设上的新实践。他表示,罗曼智能这两年正在加快探索以“首席质量官”为核心的工作制度,在流程上确保能够落实执行。此外,企业在自身文化建设上,不断突出以质量为核心的宣传推广,“让整个公司从上到下都形成共识,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质量能够被看见”。

杨朝琴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2024年,东莞将通过“首席质量官制度”建设,大力提升企业质量水平。

东莞市政协委员郑俊彦建议,东莞要引导企业建立“首席质量官”,这样才能促使更多消费者投入到企业质量的提升过程中,以全社会力量推动东莞质量建设取得新进展。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留意到,两会期间,东莞还印发了《东莞市质量强市建设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提出,东莞质量强市建设要加强质量人才培养,鼓励行业组织、专业机构开展首席质量官、质量安全总监、质量安全员等资格培训,举办杰出首席质量官评选、学习交流推广等活动,到2025年设立10000名以上首席质量官。

东莞提出,要进一步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增强质量发展创新动能,建立起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质量创新体系。到2035年,全市质量和品牌综合实力走在全国前列,先进质量文化蔚然成风,以质量强市打造湾区一流都市、品质东莞基本实现。

全方位提升东莞产业质量竞争力去年年底,罗曼智能作为唯一主要起草单位起草的《电动冲牙器标准》,入选2023年中国家电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项,这是对罗曼持续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追求的最好证明。

“我们在设计之初就会对产品的质量进行定义,包括产品质量的标准、各种元器件配件、产品的使用体验等等。在严格质量定义下,再开展后续研发工作,就能保证从设计到生产的质量的一致性。”严佑春表示。

罗曼智能并非孤例。目前东莞共有8家广东省政府质量奖单位、53家东莞市政府质量奖单位,注册商标突破60万件,中国专利奖达到125项,“莞货莞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美誉度持续增大。

新质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具体体现,新质生产力特点在“新”,关键在“质”。为把质量提升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在推动质量强市、知识产权强市和标准化战略等方面持续发力,东莞今年的市政府“1号文”明确提出,要强化品质标准赋能体系,并相应出台配套政策《关于全面提升东莞制造业质量标准品牌水平的若干措施》。

东莞提出,要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