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第一大省,制定新目标
时间:2024-01-23 00:00:00来自:上海证券报(微信公众号)字号:T  T

13.57万亿元、同比增长4.8%——经济第一大省广东亮出2023年成绩单,成为全国首个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总量连续35年居全国首位。

预期目标增长5%——广东担起2024年“经济大省挑大梁”的新任务,亮出新预期目标。照此预测,2024年广东省经济总量将迈上14万亿元的新台阶。

成绩“来之不易”

1月23日上午,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广东省省长王伟中作省政府工作报告,公布了广东省2023年的“成绩单”。

一系列的数据,展示了经济第一大省挑大梁的实力与韧性:

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7万亿元、增长4.8%,是全国首个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总量连续35年居全国首位,广州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39万亿元、增长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7万亿元、增长5.8%,深圳成为广东第二个万亿元消费城市。

工业投资连续3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佛山成为广东第二个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的城市。

广东全省经营主体突破1800万户、全年净增172.8万户,其中个体工商户突破1000万户,企业达780万户、占全国1/7。

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4.1:40.1:55.8,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2.7%,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65%。

金融业增加值突破1.2万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7.1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超7.5万家,均居全国首位。

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全国第一。

全国每4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是“广东造”。

组建全国唯一的国家地方共建新型储能创新中心,新型储能在建项目100个、总投资2290亿元,广东成为全国储能电池产业配套最全的地区。

海洋生产总值占比达14%、总量连续29年居全国首位。

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突破8000亿元、占全国超1/3,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出口分别增长229%、15.9%、22.6%。

在广东就业的农民工新增117万人、总数达4365万人,城镇新增就业139.3万人、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110万人任务。

2023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达成项目859个、总金额2.24万亿元。

科技信贷余额超2.3万亿元、规模居全国首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达2307亿元、同比翻了一番。

累计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3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28家,19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

推动超5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超9300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技改投资增速创6年新高……

“过去一年任务艰巨繁重、工作稳中求进、成绩来之不易。”王伟中说,过去一年,广东面对的是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地缘冲突不断加剧的冲击影响,面对的是经济周期性、产业结构性问题叠加的严峻挑战,面对的是新旧矛盾相互交织、两难多难问题增多的复杂局面。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广东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

目标有“信心底气”

关于2024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王伟中提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

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进出口总额增长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3%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10万人以上。

王伟中表示,目前,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特别是经济外向度高,受外部环境冲击影响更直接。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一些企业经营困难。新动能培育有待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局面尚未扭转,就业、教育、医疗、养老、育儿等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节能减排降碳任务依然艰巨,污水治理、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还有一些欠账。房地产、金融等领域还存在风险隐患,部分市县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一些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有待加强,政府行政效能还需进一步提升。

“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增强忧患意识,竭尽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挑战。”王伟中说,要坚决扛起“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的责任。广东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信心底气,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中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

措施显“战略定力”

王伟中表示,做好2024年的工作,重点抓好十二个方面,包括加快建设世界级的大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等。

一系列的举措,展示了“再造一个新广东”的责任与担当——

加快建设世界级的大湾区。坚持软硬联通一起抓,推进“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用好管好港珠澳大桥,优化完善“港车北上”、“澳车北上”,稳妥推进“粤车南下”。扩大“湾区标准”清单和“湾区认证”项目范围。

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国家重大战略的协同联动。

抓好横琴跨境资金“电子围网”建设等工作,加快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