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万字重磅解读
时间:2023-12-03 00:00:00来自: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字号:T  T

【编者按】为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全球经济脉动,理清投资思路,自5月起,《中国基金报》每月初会邀请来自欧、美、亚不同区域的金融机构的代表,分享他们对全球经济及重大事件的分析与评判。希望他们观点的碰撞,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2023接近尾声,本期,我们重点关注2024年经济及投资策略展望。

本期受邀嘉宾是:

招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

德意志银行国际私人银行部亚洲投资策略主管刘佳

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

博时基金(国际)有限公司固定收益部副主管卢里

摩根资产管理环球市场策略师朱超平

美、欧、日增速放缓

亚洲经济料领跑全球

中国基金报:你对2024年美国、欧元区、日本及亚洲经济增长作何展望?

朱超平:预计美国、欧元区及日本经济都将在明年放缓。摩根大通对2024年美、欧、日GDP同比增长预测分别是1.6%,0.4%,和0.8%。

2024年欧美经济最大的变数是央行的高利率会维持多长时间。如果利率一直维持高位,可能抑制新增消费及新增投资。此外,美国的财政刺激也可能缩减,将对经济带来压力。

日本经济今年增长较快形成的高基数效应,则可能造成明年的同比有所下行。

我们认为,亚洲(除日本)明年的经济增长虽然也可能放缓,但增速或会高于成熟经济体。美联储停止加息后,亚洲各主要经济体压力有望缓解,出口可能缓慢复苏。中国和印度两大亚洲主要经济体将保持较稳定的增长。

丁安华:展望明年,美国商品价格去通胀进入下半场,就业市场开始冷却,服务消费回归趋势水平,经济呈缓慢下行态势。重要的是,美国大概率已经避免出现一次衰退。我的判断是,2024年美国的经济增长可能达到2%,略低于今年的水平。

欧元区的情况要复杂一些,在能源价格上升的背景下,今年欧元区能逃避衰退,实为不易。不过,经济运行持续低于潜在水平,欧元区的增长表现明显不如美国。这一格局可能持续下去,预计2024年欧元区的增长略好于今年,但仍可能低于1%。

日本的整体经济形势正在改善,经济学家对日本成功摆脱长期通缩的困扰充满好奇,公司盈利明显改善,外资开始重回日本资本市场,预计明年的增长将高于0.5%潜在水平,有望达到1.2%。

亚洲其他主要经济体喜忧参半,在全球供应链重组的过程中,有些国家和地区可能得益,有些则受损,难以一概而论。

刘佳:我们预计美国经济明年增速将放缓至0.8%。由于较高的利率水平持续给企业和消费者信心带来压力,同时就业市场增长减速,明年上半年经济将明显放缓,明年下半年则有望小幅复苏。

欧洲经济增速明年将保持低位,GDP增速预计仅为0.7%,在较高的利率环境中制造业和服务业将持续低迷。

我们预计日本经济将实现温和增长,GDP增速将为1%,原因为投资和出口继续受益于宽松的金融环境和较弱的日元。

明年,由于欧美经济放缓,亚洲经济体将持续面临出口下滑的压力,尤其是在中国、韩国和新加坡。内需较大的经济体将展现更大的韧性,如印度和印尼。

王昕杰:展望2024年,我们认为美国经济在劳工市场降温,和居民超额储蓄下降的背景之下,增长有可能在“软着陆”和“硬着陆”之间摇摆,但是我们对其进入衰退的预期继续降低。

欧洲相对而言,经济增长开始放缓,预计2024年将进入衰退。

虽然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遭遇宏观颠簸,但是从高频数据来看,中国经济仍在复苏的轨道上,我们预计2024年中国经济将继续复苏。

卢里:美国经济在2023年颇具韧性,但高息环境和收紧的货币政策影响正逐渐显现,各项经济指标有所走弱,预计2024年美国经济热度回落的趋势不变。经济增速的预期差可能来自于美国财政赤字的幅度以及其内部板块事件性风险暴露的情况(如银行体系、商业地产等)。

欧元区经济在三季度已出现承压迹象,GDP环比增速从二季度的0.2%跌至-0.1%,PMI连续三个月在荣枯线以下。就业市场低迷、外需不振和金融条件持续收紧,预计2024年欧元区经济将继续承压。

日本虽然三季度经济数据弱于预期,但得益于薪资上涨和进口通胀回落,消费支出有望得到改善,叠加日本政府的拨款补贴、减税举措以及对数字化技术相关投资在中长期内保持增长态势,资本支出复苏将持续。

然而2024年日本经济也面临外部挑战,美国和全球其他地区经济放缓将导致出口环境恶化,实际GDP增速或逊于2023年,但仍高于潜在GDP。经济结构性变化或将支持日本通胀粘性。

中国基金报:你对美联储、欧洲央行及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作何预期?

丁安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前景逐渐明朗,通胀治理或已取得阶段性胜利,核心通胀已不存在大幅反弹的基础。随着劳动力市场进一步走弱,美联储可能会开始关于降息问题的讨论,市场对利率维持在高位的预期将从“更久”过渡至“多久”,也就是说2024年会不会降息以及何时降息。从经济增长前景来看,既然美国可能不会出现衰退,那么中性利率中枢就会上移,降息幅度或因此受限。所以,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可能在明年大部分时间维持在当前的水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