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的遂宁市,下辖船山区、安居区和射洪市、蓬溪县、大英县,以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河东新区、高新区三个市直园区。近年来,遂宁市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以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为主线,大力推进锂电产业建设,已经成为全国锂电产业的重要聚集地,有着“锂电之都”的美誉。
日前,本报记者跟随2023年全国经济媒体“成渝之星·锂电之都”遂宁行采访调研活动,先后走进了遂宁天齐锂业、蜂巢能源等数十家行业企业,切实触摸到了遂宁锂电产业发展的强劲时代脉搏。
锚定建设锂电产业体系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的明确,实现工业绿色低碳转型进入关键时期。而锂电产业作为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上游关键产业,在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工业绿色发展和“双碳”目标实现、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稳定等方面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遂宁市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加快建设了以锂电新材料产业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天齐锂业是中国和全球领先、以锂为核心的新能源材料企业。2018年1月该公司在安居区成立项目公司遂宁天齐锂业。记者了解到,遂宁天齐锂业年产2万吨碳酸锂项目预计总投资为25亿元。据介绍,项目一期用地265亩,计划投资15亿元,已于去年3月启动。预计今年10月完成建设,11月正式投产。投产后,该项目将实现年产值50亿元以上,税收收入4亿元以上,同时为200余人提供就业机会。项目二期用地为135亩,计划投资10亿元,目前正处于前期规划阶段。“我们在锂资源方面占据比较优势,拥有全球约20%的锂资源。”天齐锂业相关人员告诉记者。
位于射洪市的四川富临新能源科技公司是一家从事锂电正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公司,主要客户为宁德时代、蜂巢能源、鹏辉新能源等。富临商务中心高级总监张茂林告诉记者,企业落地射洪不到两年,已经实现了两期项目投产,年产14万吨磷酸铁锂。记者还看到,同样在射洪,四川蜀矿环锂科技有限公司10万吨/年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项目一期即将投产,实现了遂宁锂电产业链条关键环节的有效补充。
在蓬溪县,记者看到四川锂源新材料有限公司正在繁忙生产的景象。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去年企业的一、二期项目陆续完工投产,该公司现已具备年产8.5万吨三代高压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生产能力。如今项目第三期正加紧布局,完全达产后,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年产能预计将达15万吨,预期产值将突破100亿元。
在遂宁高新区,中科华联湿法锂电池隔膜生产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之中。据了解,中科华联湿法锂电池隔膜生产项目是遂宁市首个锂电隔膜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可年产高性能湿法锂电池隔膜约8亿平方米,年产值达25亿元,能填补遂宁市在锂电池隔膜生产领域的空白,构建更加完善的锂电产业链条与生产循环,实现行业的整体跃进。
遂宁经开区则是遂宁市打造“锂电之都”的“终端生产及应用示范区”,蜂巢能源科技(遂宁)有限公司于2021年1月27日与遂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签约。据介绍,蜂巢能源遂宁基地总占地725亩,规划厂房及辅助用房48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一期为电芯一工厂二工厂、柔性线厂、模组/PACK工厂及所有辅助用房,二期处于规划中。“龙鳞甲电池,采取电池包上盖与水冷板集成,增加了底部水冷板,换热能力提升70%,三元体系方案可实现4c快充,也就是大约15分钟就能充满电。”在蜂巢能源展示厅,蜂巢展厅讲解员自豪地介绍着该企业的一个个创新产品。
千亿级锂电产业集群成型
今年5月,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支持川中丘陵地区四市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加快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的意见》,其中提到,支持遂宁建设成渝中部现代化建设示范市和锂电之都。
在实地探访中,遂宁市打造锂电全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效应的雄心让人感受颇为深刻。遂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涂虹表示,近年来,遂宁坚持全市锂电产业“一盘棋”,全市规模以上锂电企业已达36户,锂电新材料磷酸铁锂产量居全球第一、PCB产量居西南地区第一。去年,全市锂电产业规模突破580亿元、增长304.6%,遂宁锂电现已构成“锂资源开发—锂电材料—锂电池—终端应用—综合回收利用”全生命周期产业链条,成为国内锂电产业链最完善的集中发展区。
回顾历史,2013年,为统筹全市锂电产业“一盘棋”,遂宁市在全省率先规划锂电专业园区,布局“三园一区”建设,推动辖区射洪市、安居区、蓬溪县分别建设“锂电之都”核心区、引领区、拓展区。十年后的今天,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遂宁已吸引了包括14家上市公司在内的各类锂电项目60个,投资总额达1000亿元以上,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超1500亿元。
经历了十年坚持不懈的聚焦发展之后,2022年,遂宁市锂电产业成功入列全省首批特色优势产业试点、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工信部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022年全市锂电产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304.6%,实现营业收入541.96亿元、同比增长388.2%,实现利润120.55亿元、同比增长625.9%,增加值占全市工业比重达32%、实现税收占全市税收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