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 产业协同共谋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09-05 00:00:00来自:新华社(新媒体)字号:T  T

推动黄河流域产业协同高质量发展,必须在严格生态保护中推动产业有序发展,实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统一

富集的能源既是黄河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引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黄河流域能源大省产业转型的动力

推动黄河流域产业协同高质量发展,应消除各自为战、同质化竞争等发展痼疾,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格局

黄河流域是我国区域经济的重要板块,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能源引擎”“粮食支撑”“生态保障”。产业协同发展是黄河流域协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和必然选择,产业协同发展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影响黄河流域的质量与成效。

长期以来,沿黄各省区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经济区协同发展不力,低质低效问题较为突出,以能源化工、原材料、农牧业等为主导的特征明显,缺乏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

推动黄河流域产业协同高质量发展,必须在严格生态保护中推动产业有序发展,实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统一。要聚焦流域产业的协同发展与合作创新,消除各自为战、同质化竞争等发展痼疾,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格局,促进黄河流域产业协同高质量发展。

产业转型需求迫切

黄河流域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最突出的区域之一,多数地区面临着思想观念、创新资本、产业生态、高端人才、营商环境等诸多制约因素,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相对滞后,核心支柱产业仍以能源重化工为主,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尤其是在黄河“几”字弯区域,由于资源禀赋相近,产业主要集中在煤炭开采、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等资源能源产业和重化工业,重工业占比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资源结构类似,各地都将能源化工作为当地转型发展重点方向,存在产业重复性建设甚至同质化竞争现象。

2022年,黄河流域9省区第二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2.55%,其中内蒙古、山西、陕西分别为62.3%、54.0%、48.6%,产业发展“倚能倚重”。

陕西省榆林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能源工业、采矿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比偏大,且还在呈上升态势,2022年全市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71%,采矿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比重为80.4%。

能源富集既是黄河流域的发展引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黄河流域能源大省产业转型的动力。“煤价下跌,无力转型;煤价上涨,无心转型”成为部分地方的“发展悖论”。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黄河流域各省区不断加大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科研投入的力度,但由于科研基础落后、人才吸引力不足等“软性短板”依然存在,影响了产业转型升级进度。

黄河流域部分地方“资源依赖症”不仅体现在能源依赖上,其背后同时存在对水资源、生态资源的高度依赖。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各方面约束趋紧,一些地方经济发展压力上升。

仅占2%全国河川径流量的黄河,保障了全国约12%的人口、17%的耕地以及流域内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安全,是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生命线。

数据显示,开采一吨煤平均要消耗水资源约2吨,按照黄河流域中上游煤炭年产量28亿吨计算,所消耗水资源超过56亿吨。若加上煤化工企业用水,整个黄河流域煤矿区每年增加的用水量超过100亿吨。

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多地为产业发展“喊渴”。鄂尔多斯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有1.8亿立方米用水缺口,数十个项目因没有用水指标不能上马。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唯一选择。

坚持生态优先推进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近年来,沿黄9省区坚持把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作为谋划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

位于山西最南端的运城,处于黄河由南向东的最后一“弯”特殊的区位。运城盐湖是世界三大硫酸钠型内陆盐湖之一,总面积132平方千米。这里曾是山西省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地,其产出的无水硫酸钠,在20世纪90年代曾占全国总量的65%。然而,长期的工农业生产却导致运城盐湖的生态环境一度被破坏。

为此,当地政府作出决策,不再搞工业开发、矿产开发,把运城盐湖从矿区、工业区变为生态保护区、旅游区,恢复“湖”的本来面貌。2020年9月30日,运城盐湖正式启动“退盐还湖”。

如今,运城盐湖的生态环境明显得到改善,成了各种鸟类栖息的家园。运城盐化集团元明粉分公司盐湖生态养殖部十工段段长胡杰就从过去吃“工业饭”,转变为今天吃“生态饭”。“以前我是产业工人。退盐还湖后,我成为卤水虫养殖工人。”胡杰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运城立足独特的山川资源、区域优势,在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上主动作为,因地制宜科学谋划,着力打造沿黄、沿汾、沿涑水河、沿中条山和峨嵋岭的“五条绿色走廊”,以项目建设带动发展全局,绿水青山正加速蝶变为造福百姓的金山银山,一幅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河东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内蒙古准格尔旗大路镇小滩子村,1000余亩闲置撂荒的盐碱地被改良为黄河农业生态示范园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