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研发机构助力大湾区开创"二次创业"新局面
时间:2023-08-03 00:00:00来自:中国证券网字号:T  T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新型研发机构正在成为广东创新驱动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目前,广州已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聚集国家实验室、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国家未来产业科技园等国家级重大平台的城市,现有各类新型研发机构近80家,居广东全省第一,其中14家纳入省级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建设序列,占广东的70%。

近日,上证报记者跟随“广州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探访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和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研究院等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聚焦探讨如何科技赋能广州高质量发展,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开创“二次创业”新局面。

广州健康院:生物医药科研创新“黄埔军校”

“2004年,首任院长陈凌入职后,采用国际化的用人机制,迅速聚集了23位在国际上较有影响力、有产业和创业背景的科学家,其中95%以上具有在海外知名科研机构、高校及跨国公司10年以上工作经历,建设了一支规模较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人才队伍。”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下称广州健康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赖良学回忆说。

支持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发挥自身引才引智磁场作用,是广州市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截至2022年底,广州新型研发机构从业人员共计1万余人,吸引金力、赵宇亮、叶甜春等领军人才作为院长领衔共建了一批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

“我院可以说是广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领域的‘黄埔军校’,我们是广州实验室筹建过程中重要的力量之一,也是孵化广州恩宝、恒诺康、华南疫苗、锐博、昭泰等业界知名企业的‘摇篮’。”广州健康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侯红明说。凭借在生物医药和健康领域的强大科研实力,有力驱动了广州乃至整个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是广州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样本。

广州健康院围绕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重大基础及关键技术问题,多项成果入选中国十大生命科学进展,“干细胞多能性与重编程机理研究”项目获我国干细胞领域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研究院研发的多种药物填补国内空白,其中新型治疗白血病1类新GZD824(商品名:耐力克)打破了中国伴T315I突变耐药CML患者长期无药可医的困境,上市以来销售额1.82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健康院员工和学生在广州创办生物医药企业60余家,辐射带动更多的广州市生物医药研发型企业发展,逐步形成广州生物医药领域以科技支撑发展的典型优势。

新型研发机构具备强大的科研攻关能力,能为产业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供给,同时相关技术与市场契合度非常高,以领域技术优势为抓手,围绕专业领域集聚孵化企业。截至目前,广州新型研发机构累计孵化801家企业,培育上市企业7家,高新技术企业10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45家。

黄埔材料院:“卡脖子”技术攻关带动产业发展

在调研路上,远远就能看到两个巨型“轮胎”的标志性建筑,这就是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的航空轮胎大科学中心。

记者获悉,成立于2020年2月的黄埔材料院,已完成航空轮胎国产化技术全链条贯通,实现了仿生合成橡胶和数字轮胎软件两项从“0”到“1”的原创性技术突破,掌握了41项核心技术。

据黄埔材料院科研人员单承标介绍,中国虽然是全球最大的轮胎产销国,但航空轮胎却长期依赖租用国外产品,按起降次数缴费。为了破解航空轮胎和高性能天然橡胶“卡脖子”困境,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提出了仿生合成的解决路径,协同攻关仿生橡胶合成技术等核心技术难题。其中黄埔材料院承担了航空轮胎动力学大装置建设等核心任务,并负责将先导专项衍生的先进技术外溢到以民航轮胎、特种工程轮胎和新能源汽车轮胎为代表的高端轮胎产品中,在广州进行产业转化。

目前航空轮胎动力学大装置已建成投入使用,该装置可满足航空轮胎、航空轮辋、刹车系统、起落架系统等各种航空部件的测试需求,是攻克航空轮胎等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器。

黄埔轮胎(广州)技术有限公司则承载着将航空轮胎大科学中心的技术成果进行产业化的使命。以“Whampoa”为商标的自有品牌新能源汽车轮胎、特种轮胎产品,已实现销售收入4063.55万元,预计2023年可突破3亿元销售额。

材料院引进了“赛马制”。“以市场认可作为项目和团队考核的标准”,材料院人力资源部部长罗志明表示。去年第一名的团队与上市企业合资成立了广州飞雪芯材有限公司,相关知识产权转化金额达3000万元。“揭榜挂帅”则是发挥院内力量承接企业技术难题的机制。芯片化学材料中心团队揭榜光刻胶相关项目产业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难题,联合成立了广州德聚埔材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投资金额2亿元。

目前黄埔材料院已形成航空轮胎动力学中心+芯片化学材料中心+先进材料与器件研发的“1+1+X”成果转化架构。负责扑翼飞行器项目的科研人员张通说,“我院非常重视与企业方的合作,重视研发方向与市场的契合度。通过技术委托、成立联合实验室、合资成立产业化公司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