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CUS】继NASA(美国太空总署)的卫星5月在赤道附近,捕捉到一股宽度达数百英里的温水流由西往东移动,警告厄尔尼诺的「前兆」后,世界气象组织(WMO)周二(4日)正式宣布,此一被视作「坏孩子」的气候现象正式开始,并有九成概率以「至少中等强度」持续到下半年。而在高温天数刚刚打破逾60年纪录的内地,最高层最新就「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作出重要指示。
*全球平均气温刷新「最热」一天*
标普500企业的高管在第二季财报会上,提及「天气(weather)」的次数悄然升至2019年以来最高之际,随著厄尔尼诺时隔7年重现热带太平洋地区,极端热浪、严重乾旱、暴雨洪涝频发,下半年起对人类健康、农作生态、全球经济的冲击恐才刚刚开始。
就在本周,内地多省暴雨持续,重庆巫山一栋4层高建筑物在洪水中轰然倒塌的视频疯传;而在美国,趁国庆日假期出游却因恶劣天气滞留机场的片段亦充斥社交媒体,数据显示,仅周日(2日)一天,全美就有逾630班航班延误、逾7650班航班延误。
这些只是极端天气影响的冰山一角。值得警惕的是,全球平均气温周一录得17.01度,超过2016年8月创下的16.92度,刷新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而北京上月录得41度高温,同刷新1961年创下的40.6度6月最高记录。
*经济预测模型恐现显著脱节*
有何启示?当愈来愈多历史记录被打破,地球愈来愈有可能提早突破2015年巴黎协定设订的「升温1.5度」阀值,意味世界将进入「未知的气候领域」,而众多国家、公司、金融机构所采用的基于气候变化的经济预测模型将呈现显著脱节,并导致经济损失和风险遭严重低估。
例如,IMF、欧洲央行早前的模型分别显示,厄尔尼诺现象可能令大宗商品通胀、食品通胀分别上升4个百分点、6个百分点;但据机构最新测算,在预计受到热浪、乾旱强烈侵袭的亚洲新兴市场,平均食品通胀可能在明年迅速反弹至两位数并引发滞胀。
此种不稳定并引发对类似「完美风暴」的黑天鹅事件的担忧,更长时间、更大范围、更深程度破坏的高温、洪涝、野火、乾旱、飓风。因应此,美国的一些保险公司已停止向佛罗里达、加利福尼亚等州的屋主签发新保单,而印度最大的再保险公司GeneralInsurance就警告,行业将面临「灾难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