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媒:韩国全国民主劳动组合总联盟
启动为期两周大罢工,剑指尹锡悦政权
据韩联社7月3日报道,韩国全国民主劳动组合总联盟(“民主劳总”)当天以“敦促尹锡悦政权下台”为口号启动为期两周(截至15日)的大罢工。
报道称,韩国全国民主劳动组合总联盟高层当天上午在首尔龙山总统府前举行记者会时称,7月的总罢工是将“敦促尹锡悦政权下台”的斗争全面推广的重大契机。
“民主劳总”负责人梁庆洙表示,两周内将有40万名劳动者参与罢工,20多万人将涌向街头游行示威。梁庆洙曾于上月28日在记者会上表示,以往的罢工通常以缩减资方利益来扩大劳动者利益为目标,而此次罢工则剑指尹锡悦政权,重击该政权暴露的种种问题。
据报道,除首尔外,“民主劳总”当天还在京畿道、仁川市、庆尚南道、釜山市等15个地区举行了记者会。据悉,截至15日,各行业工会将轮流罢工,“民主劳总”还将在韩国全国各地同时举行烛光集会,以及工作日、周末集会等。
报道称,“民主劳总”此次总罢工的目标包括阻止政府打压工会并修改工会法、制止日本核污水排海、上调最低工资·保障生活工资、取消私营化·上调公共费用和强化政府责任等。
“民主劳总”表示,本次大罢工虽为期两周,但大部分行业的工会将只参与一到两天,因此不影响制造业生产,不会给普通民众造成较大不便。此外,快递工会将罢工三天,预计快递物流可能会略有延误。鉴于卫生医疗工会预告将从13日开启无限期总罢工,预计会给就医患者带来不便。
据报道,韩国警方获悉,“民主劳总”将于6日至15日期间在首尔市区举行四次数万人参加的大规模集会,决定投入约9300名警力严加应对。韩国警方已向“民主劳总”方面发送禁止在晚高峰时段(下午5点至8点)进行游行示威的通告,称将严正应对暴力、占道、恶意制造噪音等违法行为。
韩国房地产市场低迷威胁金融稳定
由于韩国“逆全租”现象正向全国扩散,未出售新房积压导致不良贷款风险激增,韩国房地产市场仍然如履薄冰。为防止房地产市场长期低迷冲击金融系统稳定,需要进一步放开对住房实际需求者的购买限制规定,对新房出售价做适度调整,并出台保护面临押金无法返还风险的租户的政策等。
近期,韩国包括首尔在内的首都圈地区房价有所抬头,但韩国政府智库部门依然预测下半年房地产市场低迷将延续。由于“逆全租”现象正向全国扩散,未出售新房积压导致不良贷款风险激增,韩国房地产市场仍然如履薄冰。韩央行已发出预警,称房地产市场可能冲击金融系统稳定。
韩国建设产业研究院报告预测,今年下半年韩国房价将下降0.7%,首都圈之外的地方城市房价下滑速度更快,将达到4.8%,理由是仍然较高的贷款利率和持续增加的家庭贷款拖欠率。尽管韩国贷款利率在去年四季度已经见顶并呈稳中有降的趋势,但贷款的拖欠率却持续走高,在这种情况下,房价难以独自维持逆势上扬态势。报告指出,以实际需求为中心的全租房押金价格将比买卖价格出现更大幅度的下挫。在以全租房价格为跳板的韩国房价上涨结构中,如果全租房价格持续走低,将对下半年的房价造成较大冲击。
韩国央行的金融稳定报告书也指出相同问题。韩央行报告称,韩国目前全租房平均价格比去年3月至少下降了10%至20%。如果这种趋势难以扭转,116.7万户提供全租房屋的房主中,将有4.1%至7.6%的人,在即便处理掉出租的房产并加上可申请贷款的情况下,也难以偿付租户在签订租房合同时缴纳的押金。
韩央行报告指出,如果全租房价格维持在今年3月份的水平,出租方需要返还给租户的押金规模将达到24.4万亿韩元(1元人民币约合180韩元)。如果房地产市场复苏缓慢,在全租合同结束时,约有8.8万户租房家庭将面临租房押金无法全额返还的风险。
雪上加霜的是,今年韩国新房交房量达到了30.5万套,明显高于以往,且有19.2万套住房交房集中在下半年,预计其中较大比例会流入全租房市场,全租房价格的下行压力将继续加大。
此外,首都圈以外地区未出售新房数量的大幅增长也对房地产市场造成威胁。韩国新住宅楼的销售率从去年的84.1%进一步滑落至今年4月的78.9%。如果未出售住宅持续积压,势必增加房地产公司的库存资产和应收账款,降低企业的财务稳健水平。去年房企的平均应收账款为234.7亿韩元,比上年度增长了34.1%。韩国央行警告说,从历史上有过的未出售新房激增的时期看,往往在高峰之后的第三年,房地产公司将出现大面积亏损。
住宅市场低迷恶化了韩国家庭的财务状况。随着房价的下滑,以3月末为基准的韩国家庭平均资产已降至3.9亿韩元,比2021年末下降5000万韩元。资产对比负债比率(DTA)超过100%、总负债本息偿还比率(DSR)超过40%的高风险家庭比重也在同期从2.7%上升到5%。
反映韩国国内金融系统中长期脆弱性的金融脆弱性指数(FVI)第一季度升至48.1,比去年第四季度增长了2.1个百分点。今年以来,随着对货币紧缩政策缓和预期增强,韩国家庭贷款持续增长,金融不均衡现象进一步凸显。上个月,韩国五大银行的家庭贷款余额时隔17个月再次呈现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