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中国-东盟新兴产业论坛新闻发布会宣布,以“开放包容,协同共享,共促新兴产业务实合作”为主题的中国-东盟新兴产业论坛,将于2023年7月4-5日在深圳五洲宾馆举办。
据了解,本次论坛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广东省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工作办公室、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
聚焦新兴产业,开辟新合作增长点
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庾志成表示:“本次论坛的举办对推动中国东盟新兴产业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与东盟经过30多年发展中,实现了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历史性突破,是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最富内涵和最具成效的合作范本。”
据了解,本次论坛聚焦产业国际合作,旨在释放中国和东盟的合作潜力,共邀请了东盟国家主管部门、驻华使领馆,中国和东盟各国新兴产业智库、科研机构、行业协会、领军企业等代表,总人数预计300人,重要嘉宾云集。
同时,本次论坛将构建“三个一”,以不断扩大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新兴产业合作成效:一是共建一个机制,全面落实《关于加强中国-东盟共同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声明》和《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推动建立中国-东盟工业领域部长级对话交流机制;二是共聚一个平台,聚焦重点领域,打造中国-东盟新兴产业集群网络与中国-东盟新兴产业成果汇聚中心,为中国及东盟各国政府、企业搭建面对面的产业合作交流平台,成为中国-东盟新兴产业领域合作“加速器”;三是共享一个生态,构建富有活力和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形成具有中国-东盟特色的新兴产业协同发展模式;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在官、产、学、研、用、商等各方面的互补性和协同性,扩大中国与东盟各国发展新兴产业“朋友圈”。
多年来,深圳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落子布局,2022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为1.33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1.1%。东盟近年来亦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新兴产业。
本次论坛确定了1场主论坛、3场平行分论坛的主体架构。主论坛将有来自中国、东盟国家代表城市、机构、企业及专家作主旨发言;三个平行分论坛将分别围绕新能源汽车、能源电子、数字经济展开深入对话交流,共筑国际竞争新优势。此外,还特别策划了企业调研、城市观光等配套活动,充分展现深圳城市魅力、创新活力、科技实力。
深化友好合作,携手共赢发展
近年来,深圳与东盟国家的友好交流合作取得积极进展,结出了累累硕果。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孙怀忠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东盟已连续三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也是深圳“一带一路”最大贸易伙伴。今年1-4月,我市对东盟进出口达1639.6亿元,同比增长6.7%。截至目前,深圳已与东盟4个国家的6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或友好交流城市。
孙怀忠表示,在官方交往层面,以深新智慧城市合作、印尼新首都建设为代表的重点项目引领两地创新发展、人才战略等领域友好合作不断走深走实,双方政府高层交往也愈发频密。民间友好交流方面,深圳机构和社会团体的表现也相当活跃,与湄公河国家政府、智库以及友好民间组织等共同开展“深系澜湄”项目集群,促进民心相通,服务国家总体外交。
深圳将以本次论坛为平台,继续加强与东盟国家之间的人文交流,增进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推动中国-东盟传统友好不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