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北京报道读书赛道已经进入了细分化和全方位竞争中。
近日,女性阅读品牌“杨澜读书”战略升级发布会于北京举办。杨澜读书开辟了女性赛道,在行业内有着领先意义,同时,阳光媒体集团也将整合资源赋能杨澜读书。
“她”力量、性别平等议题是“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SocialResponsibility、CorporateGovernance)理念中“S”(社会Social)因素的重要部分。淡化职场里的性别差异,以及推动女性领导力是全球大趋势,也是衡量一家企业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表现的指标之一。在女性成长和女性阅读领域,杨澜读书有拓荒的勇气,也越来越有先行的底气。
在女性力量崛起的今天,如何更好地为用户赋能?
在市场急剧变化的当下,如何破局跑出加速度?在发布会当天,资深媒体人、阳光媒体集团董事长杨澜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不仅介绍了杨澜读书的成长及未来规划,还围绕女性独立人格和精神追求分享了她的看法。杨澜介绍,通过数据对于读者需求的分析,杨澜读书2.0时代将升级为女性阅读的内容服务产品,打造全场景女性阅读体验,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精神陪伴:升级后,除了有杨澜领衔的“大女生编辑部”为用户持续提供好书解读,还将举办更多线下读书会和强大作家资源助力的名家对谈等活动。
对于时下热议的女性“35岁焦虑”话题,杨澜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焦虑其实是害怕被评价。当你意识到焦虑不是纯粹的个人问题,而是带有社会性和历史性的时候,你会开始反思,自己是否不应该被别人的评价牵着鼻子走,是否该对自己有一些规划和追求。这样你就逐渐能够比较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处境,缓解这种焦虑,就可能会有办法寻求解脱。
打造针对女性读者阅读需求的产品群21世纪:“杨澜读书”战略升级后,较之前有哪些改变?
杨澜:三年前我们开始做杨澜读书,但一开始只是我们众多课程当中的一个栏目。经过三年,我们发现有很多书友非常活跃,对我们书单的选择,书的内容、介绍的方式提出各种各样的建议。也就是说,我们具有了一批深度活跃的会员和粉丝。而在知识付费的红海中,各门类课程应该都已经做到一种极致的状态,所以我们决定,第一个就是要聚焦,进一步深耕杨澜读书,扩大其内涵和影响力。
第二个过程是要把它做成一个一个产品群,而不是单一的栏目。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了杨澜读书的春日读书会,有了《听见书的声音》系列直播,有了我们的社群和线上线下社群服务读书会种种内容。这就使得它更加立体饱满,而不只有音视频的读书节目。
第三个角度,就是从过去单打独斗,靠我一个人来推荐书,到现在我们团队作战。去年我们成立的大女生编辑部,有了孔钰钦、戴潍娜、粲然。我们还会再增加一些大女生编辑部的成员,这样我们会有更多元的视角,逐渐完善覆盖女性成长所需的多元知识领域,形成更具丰富性和专业性的轮值主编群。
21世纪:杨澜读书推出三年,你和团队有什么收获?
杨澜:我是媒体出身,我们媒体的优势在于品牌建立和传播,在于社群维护和运营。但过去三年我们恰恰把自己的长板弃之不用,一直用自己还在学习阶段的短板参与竞争,所以还没有达到应有的市场效果。我们进入教育和知识付费这个领域的时候,这已经是一个竞争非常充分、非常激烈的红海。
三年时间里,我们逐渐意识到我们不能为了做教育而做教育,为了做读书而读书。所以,现在我们要把要把自身的优势用起来。像我《大女生》这本书出了以后,我们有《你好!大女生》的电视节目,有《发光吧,大女生》抖音直播,也有线上线下的各种读书会等等。我们要把这些我们之前最擅长的事情做起来。
这三年我自己也经历了一个学习曲线。我个人很深的一点体会就是:要从用户需求出发来精准定制我们的内容。我是一个媒体人,但问题在于做大众传媒就会缺少对精准用户的敏感性。恰好在知识付费的领域是一个垂直赛道,越精准越好。不仅仅是说我认为什么书好,也要问读者他们需要被推荐什么样的书。
我们经过详细数据分析发现大家特别集中的几类需要,未来也会加大这三方面的书的比例。第一类是女性励志和成长类的书籍,大家还是需要这种精神鼓励。第二类就是在处理情感方式方面的心理学著作,大家并不是需要简单的心灵鸡汤或者常识,而是被科学印证的一些心理学原理和工具方法。第三类是美和艺术方面的书籍,我们发现大家对审美和艺术的向往和需求也比较集中。
另一个很大的收获是,杨澜读书在全国各地的书友们,每次看到她们的留言,或者是现场、线上直播的时候跟她们互动,听她们讲自己的故事,我都很感动,想到自己能够影响她们、帮助到她们,就觉得这件事非常有价值。
21世纪:战略升级后杨澜读书未来有哪些规划?
杨澜:杨澜读书就是想提供高品质的精神陪伴。我觉得阅读就是重建连接。为什么大家现在都好像很不开心?我觉得就是一种失去连接的表现。和自己的内心失去连接,和真实的人际交往失去连接,和大自然失去了连接。人这样就变成了一个孤独无助的很脆弱的一个存在,但是如果有了连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