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仔成国际货币的道路仍漫长
时间:2023-05-18 00:00:00来自:经济通字号:T  T

《行内行外》据报道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宣布外汇基金今年首季录得投资收益979亿元,按年转亏为盈,连续两个季度有盈馀,并且追回去年近半失地;债券为外汇基金首季收益的「火车头」,获利439亿元,外汇及其他股票分别赚252亿元及255亿元,反观香港股票仅赚33亿元,远少过去年末季的163亿元,跑输所有资产类别。债券收益增加主要是因美债孳息率回落,令所持有的债券价值上升,而股票市场气氛的改善,亦推动股票价格的回升,从而带来了投资收益上升,只是股票的走势仍受内外政经环境所影响令回升幅度受到限制。

*违约风险*

记忆所及「行内行外」文章早已解释如外汇基金持有美国国债或美元债券,录得的重大亏损只是表面数字上的损失,同样道理,录得收益也只是数字上的得益,债券是定息收入,只要持至到期日便有固定的回报,期间价格的变动只是买入卖出的价格,如中途不离场,自然不会影响固定收益,这与股票有所不同的,当然债券有违约风险,也涉及货币汇率贬值的风险,而两者都会同样要面对企业倒闭的风险和可能性。目前美国政府正面对触及债务上限,料香港政府应持有不少美债,不知特区政府会否因此而担忧,是否与内部官员讨论过如何面对美债违约的风险?作为打工仔,强积金的收益才是他们最关心的,因为担心供了几十年的强积金并非固定定息收益,加入通胀因素,更有可能随时双失,如美元资产投资涉及违约,其供款会否有机会付诸流水?又要找学者和专家问问了!

话说回来,外汇基金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联系汇率和香港金融体系的稳定,以保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并非为了直接赚取收益,至于香港银行体系总结馀下跌,金管局强调这并不一定代表国际资金离开香港金融市场,只是事有凑巧而已。港股在多重的压力下持续下跌,资金流走也属正常,一直以来,投入香港股票市场的资金,总是快速来急速去,香港是一个资金自由流动的地方,这也是很难避免的。今年香港股票市况并未如复常后的预期,走势未如理想,连新股市场也受影响,年初至今,除了成功上市的企业数目和集资额未能符合预期外,大部分新上市公司的股价更是潜水,至于曾受官方大力吹捧的SPAC上市制度成绩似乎也不太理想。美国市场去年的SPAC上市宗数亦大幅度回落,仅得85宗,按年锐减86%,未能在两年期间内完成并购,而清算则有48宗。香港方面申请SPAC上市获批的只有5宗,消息报道,一度延迟上市计划的保险公司富卫集团,因市场气氛欠佳,将再推迟上市计划。

*压迫未止*

至于全球的并购活动也因有美国银行相继倒闭,令融资困难而大减。有评级机构报告指出今年第一季全球并购总额为4283.8亿美元(约3.34万亿港元),按年大减45.1%,涉及宗数10501宗,美国仍为最活跃的地区,占全球总额的一半,占3650宗,而同期企业首次公开招股(IPO)总额跌至逾3年低位。消息指香港的跨境金融及集资活动也正在减弱,因此下半年的融资活动也不乐观,这似乎与有关当局所预测的并不?琣X。目前香港只有旅游和饮食业生意有较明显出现疫情后的报复式反弹,但也因行业人手不足而无法应付所需,也窒碍了收益上的增长,更何况中美霸权之争,俄乌战争以及多个地区仍出现地缘政治风险未有缓和的迹象,加上息口和通胀等不明朗因素仍是挥之不去,因此下半年金融市场还会较为波动。

有迹象显示美国对中国企业的压迫并不会竭止,对投资在中国企业的资金有所限制,这些都是美国与中国谈判桌上的筹码,美国不会轻易放手,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去年底,在香港审查内地公司的审计底稿后,日前发表调查报告,直指内地的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和香港的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涉及4份审计大型国企和敏感行业公司的报告有3份出现缺陷,且缺陷率高到不可接受,并表示如一年内无法修正,便将会毫不犹豫地建议实施制裁。而今年亦已展开了现场审计工作,呼吁中方不要有任何阻碍行动,明显这也是威胁的言论,近期虽然传出中美官员已开始回复接触,但料中美关系根本无法回到缺裂之前的正常关系,香港特区作为中国的一部份,在金融事务上,某方面虽说是可独立自主,但形势上可以吗?还可以回复往日畅通无阻地吸纳欧美资金吗?能否像新加坡和东南亚一些国家或城市选择不靠边站?笔者没有这种智慧去回答了。

*人币国际化*

后记:去美元化是金融市场近期的热话议题,「行外行外」文章多次提及去美元化是全球的趋势,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19年预计,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GDP在全球的比重不断上升,估计在2024年将升至近45%。而假以时日,中国经济规模即将超过美国,而印度也会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亚洲区变成为全球经济的重心。虽然如此,人民币要成为全球流通货币,还需要一个过程,而且道路是颇漫长的,加上现时面对的国际形势,笔者料中国的国策仍以金融稳定和国家安全为首要任务,应不会急于加速把人民币完全推向全球化,对外贸易的结算货币也会多以各国其货币交易为主,如中国要加速人民币国际化,首先便要完全开放金融市场,兼要把人民币在国际上的流通量增加,这会令国内的金融体系添上更多的不明朗因素,也较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