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云集!大湾区重要论坛成功举办
时间:2023-05-12 00:00:00来自:中国基金报字号:T  T

2023年5月11日,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首届清华五道口大湾区(深圳)金融论坛在深圳前海成功举办。深圳经济特区金融学会提供了学术支持。论坛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主办,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深圳分行、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北京清控金媒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承办。

18位来自金融监管部门、金融学界以及金融业界的权威专家学者,聚焦“创新开放合作——金融助力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主题,为金融支持大湾区建设建言献策。内地及香港金融监管部门、深圳市政府有关部门及金融机构共200余名代表参加了论坛。

广东省跨境人民币结算比例达到52%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君表示,截至2023年3月末,广东省跨境人民币结算比例达到52%,大湾区9+2市跨境人民币结算比例更是达到63%,这标志着人民币在跨境结算中地位的不断提升,令人欣喜。

他认为,在全球化进程中,会有更多中国企业在全球布局,推动供应链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价值链跃迁,形成一大批中国本土的世界级企业和跨国公司;对于这种全球布局和转移升级要持一定的支持态度。在产业转移升级过程中,中国的跨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周诚君说,在这种背景下,支持企业在全球布局中更多使用人民币,有助于企业有效降低汇兑成本、规避汇率风险。深圳是中国推进改革开放的前沿高地,毗邻全球重要离岸中心香港,在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上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跨国公司在全球布局时,要激励其更多使用人民币,帮助其管理风险、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如此,不仅可以让中国金融市场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促进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等制度型高水平对外开放,也会有利于更好地保护中国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利益。

大湾区对高质量金融服务需求迫切

中信银行党委副书记、常务副行长(代为履行行长职责)刘成表示,在“高质量发展示范地”这一使命引领下,大湾区对高质量金融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为进一步做好金融服务大湾区:第一,加强政策引导,共建科创企业成长培育体系;第二,加强市场一体化,共促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提升;第三,加强交流合作,共筑大湾区金融生态。

招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表示,大湾区在全球供应链重组中要守住供应链核心枢纽、研发中心、清算中心、结算合并中心的地位,成为供应链人才集中地,通过金融合作、互联互通使大湾区在全球供应链重组中立于不败之地。

腾讯金融科技副总裁郑浩剑表示,开放、合作、互联互通是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金融科技的努力方向,建议大湾区积极探索跨境创新,为全国更多创新引领示范。

本次论坛聚焦“跨境金融促进高水平开放”“科创金融助力科技自立自强”,设立跨境金融、科创金融分论坛。

“金融支持前海30条”落地成效初显

构建“六通”深港金融合作新格局

近年来,深圳充分发挥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功能,用足用好各项金融支持政策,切实推动“金融支持前海30条”落地实施,在跨境金融和科创金融等领域重点发力,全市金融业围绕服务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

2023年2月,人民银行等五部委推出“金融支持前海30条”,覆盖促进深港民生金融发展、金融市场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特色金融产业发展、金融监管合作等多个领域的创新举措。多项政策在全国具有开创性,如民生金融方面,港资小微企业500万人民币外债、居民个人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又如金融市场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为大宗商品跨境现货交易人民币计价结算。再如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方面,跨国公司财资中心建设、进口企业境外“不落地购汇”支付货款、拓宽境外机构境内人民币存款用途等。

有关政策将进一步强化前海作为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验区的功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从长远看,将促进深港金融由市场和业务对接,逐步向金融体制机制衔接等深层次合作迈进。如,进口企业实现境外“不落地购汇”支付货款,存在境外开立人民币账户困难的企业,无需开户即可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有利于推动境内企业与境外对手方签署人民币计价进口合同,规避汇率风险,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的使用。又如,大宗商品跨境现货交易人民币计价结算,助力深圳建设全球大宗商品交易人民币定价中心,推动我国的大宗商品买方优势转化为定价优势。

在总行总局领导下,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外汇局深圳市分局积极推动,构建“六通”深港金融合作新格局。

一是深港账户通,截至2023年4月末,为香港居民代理见证开立账户24.98万户。落地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微信香港钱包在大湾区使用。

二是深港汇款通,建成多币种资金清算渠道和支票联合结算机制,深港汇款最快2分钟完成。

三是深港融资通,通过跨国公司资金池、授信额度集团共享、QFLP/QDIE等政策,拓展深港融资资源,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截至2023年4月末,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