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东莞镇域经济|虎门:一座时尚潮流名镇的产城融合梦
时间:2023-04-13 00:00:00来自:其他媒体字号:T  T

“洞悉潮流、解码时尚”,第26届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暨2023大湾区(虎门)时装周近日在虎门落幕,这座滨海时尚潮流名镇再次吸引外界的目光。

从中国近代史开篇地到改革开放先行地,从滨海小渔村到“中国服装服饰名城”,过去数十年来,虎门孕育了“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虎门精神,正逐渐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时尚新地标和策源地。

数据显示,2022年,虎门镇地区生产总值735.77亿元,增长1.3%。其中纺织服装产业年产值超420亿元,年产服装约4亿件(套)。

当前,随着广东加快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镇域经济正迎来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作为东莞高质量发展“主力军”,虎门正在开启新一轮变革。

在虎门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吴庆球看来,当前难得的历史机遇期和稍纵即逝的发展窗口期已经来临,虎门应加快抢抓风口,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破解虎门发展的结构性、深层次问题,优存量与拓增量并重,培育发展新机。

作为东莞镇域经济发展中的“优秀生”,虎门将从拉开城市骨架和拓展产业空间两方面入手,以区域产业功能定位,推动城市形态、产业空间地带的重塑,全力推动构建“三区两带一核”产城格局,朝着“千亿俱乐部”奋力冲刺。

服装专业镇加速蝶变谈及虎门,人们最先想到的是中国近代史开篇地、改革开放先行地。

1978年9月,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外资企业——太平手袋厂在东莞虎门开业。外资涌入给虎门这座曾经的农业小镇带来新设备、新材料等生产要素,开启从农业到工业的第一次转型。

毗邻香港、土地和人工成本低等优势,“三来一补”为虎门制造业注入了初始动力。自此,虎门瞄准电子信息制造业、信息传输线缆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等产业,以加工贸易为切入点参与国际分工,进入全球先进制造业发展快车道,一座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重镇、中国服装服饰名城快速成长。

在这过程中,虎门服装产业脱颖而出,成为虎门最具代表的特色产业之一。

经过长时间的扶持与发展,虎门服装产业从萌芽走向兴盛,服装品牌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产业集群、配套完善的产业链条、成熟发达的市场体系,发展成为拥有3100家服装服饰生产企业、超5万个服装服饰品牌、超20万从业人员的“中国服装服饰名城”,荣获了“中国女装名镇”、“中国童装名镇”、“全国服装(休闲服)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数据显示,2022年,虎门服装服饰业年工业总产值超420亿元,年销售额超830亿元,年产服装约4亿件(套),成为虎门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虎门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华泽介绍,虽然虎门服装服饰业发展迅猛,但在面对国内外行业的激烈竞争,虎门服装产业先发优势、原有的优势品类逐渐弱化,实体批零市场呈现萎缩态势,行业外贸依存度高、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劳动力结构性缺失等问题成为制约产业链跃升的瓶颈。

电商成为近年来虎门服装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品牌突围的制胜之道。

走进虎门大大小小的服装店,总能看到店内架起的补光圈、直播架和热情的主播,顺手打开淘宝、天猫等的直播界面,虎门“大码女装”直播赫然顶在最前。

“在天猫的女装类目,虎门的大码女装直播牢牢占据前三位。”东莞市电商联合会会长王伟介绍,通过大力推动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同步发展、线上与线下良性互动,虎门镇被国家商务部评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成为全国首个服装类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经过近20年的发展,虎门实现了从线下到线上的第二次成功转型,“东莞制造、虎门网销”的品牌在当地打响。

王伟介绍,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产业链的配套完整,促进了产业链电商化和产业转型。目前虎门镇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及个体户超过1万家,其中,经营服装服饰的达90%,有7个电商产业园区,总建筑面积超28万平方米,

数据显示,2022年虎门镇电商主体通过第三方平台实现网上销售额573.8亿元,增长3.2%,年快递业务量超6.4亿票,日均电子商务快递业务量超175万票,约占东莞市快递业务量的四分之一。

在虎门电商协会会长韦建军看来,良好的营商氛围,完善的产业配套,优质的服务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周边地区电商企业向虎门聚集,虎门电商也由原来服装电商一枝独秀的局面转向多品类电商百花齐放。

虎门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吴庆球表示,当前虎门正把握数字化转型赋能的契机,高效对接各大数字平台的商贸拓展,推动传统产业与电商深度融合,实现“东莞制造、虎门网销”,激发虎门现代服务业的活力,推动虎门实现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从产业立镇到产城融合走进虎门高铁站,一双“银翼”映入眼帘。经过近两年的紧张施工,虎门高铁站站房改扩建工程项目已进入精装修收尾阶段,将在今年底全新亮相。升级改造完成后的虎门高铁站将成为东莞市规模最大的高铁站房,实现17分钟到达广州南站和深圳北站,38分钟直达香港西九龙站,真正实现“1小时湾区生活圈”。

在交通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之后,如何“拓展产业空间、提升城市能级”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