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金融海啸以降,美国以量化宽松政策暂时缓释了危机,但未能根本阻遏过度金融交易的沉疴痼疾,进而两度终止其货币宽松政策未果,更遭受新冠危机和地缘政治冲突的轮番冲击,造成长期高通胀、债务刚性扩张、过度依赖巨量流动性的危重局面。
其间,宽纵加密产业过度扩张,监管疏失巨大,形成金融稳定与安全的巨大破口;在应对通货膨胀问题上,误判、轻忽、疏失、拖延、犹疑,未能将抑制通胀作为坚定的政策主轴,一再坐失机遇,进而通货膨胀、债务危机,与科创产业大退潮三者叠加并相互冲击。
而今,硅谷银行等数家银行爆发挤兑风潮,破产、清算、关闭接二连三,政府承诺保障存款兑付,虽使局势有所稳定,但带给经济社会普遍的忧虑,全面金融危机的总体态势已然显现。
沉疴痼疾
2008年金融海啸或被称资产负债表危机,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则称危机具有腐蚀性。这就好比炽热的烟灰掉落在纸质的财务报表上,部分被烫黑乃至烧出洞来,一阵风吹来,报表上的烟洞开始扩大,报表与报表叠在一起,彼此都难以幸免……于是,消防水龙打开,喷淋系统将报表浇得湿透透,火情解除了。那些炽热的烟灰主要就是CDS、CDO,以及次级债等诸金融衍生品,消防喷淋就是美联储的量化宽松(QE)等。
原本2008年金融海啸只是一场发生在财务办公室里的消防事件,然而,喷淋系统却一直开着。伯南克在任美联储主席时曾试图关停它,结果失败了;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曾努力过,同样也失败了……充沛的资金成为美股的春药,十几年牛市推动金融市场一片繁荣。但是,放任自流下去,整个经济体系势必陷入通货膨胀。但一旦关停QE,则流动性吃紧,情势瞬间逆转,又势必促发危机并酿成长期萧条。
2008年金融海啸带来的那条救命插管——QE,被焊死在美金融的重症病房了,谁也别想拔掉它,除非重构美国经济,拆了整栋房子。进而,ICU已装修成总统套房了,美国金融体系就躺在如此致命奢华的舒适区,带热了一番又一番的国际金融行市。至此,美货币金融已身染沉疴痼疾而不得自愈了。
情势逆转
2020年3月,新冠疫情全球肆虐,美联储宣布实行无限制QE;与此同时,美财政支出陡然放大,美债规模飙升。及至白宫易主,美债更趋狂飙。这无异于呼唤风雷暴击,一年余后,风雨先至:2021年6月,美国陷入通货膨胀。监管本应及时出手遏止通胀,以免更大的雷暴。然而,财政货币当局坚称通胀是暂时的。半年后,通胀态势显著而稳固,货币与财政当局又换了个说法,称通胀不会长期化。两个月后,才着手抑制通胀。直至去年秋,鲍威尔连任后,美联储的鹰派形象才鲜明起来。
美联储看样子是要动真格的,决心拔掉插了十几年并在过去两年变得更粗、更硬的资金插管了。但是,一连串的误判、拖延、轻忽,已令美联储信誉受损,其对货币情势的陈述与市场预期之间已出现难以弥合的裂缝,美联储对整体情势的把控力出现弱化,美经济社会抑制通胀的合力已然踏空。
在反通胀方面,美联储以加息优先,缩表弛缓,这就使其因持有大量美债资产而账面浮亏。截至去年秋,美联储账亏的态势已不可遏止,也加快了减持美债的步伐。现今,美联储成为全球美债最大卖出者,且没有止步的迹象。
今年1月中,美财长耶伦预警美债濒临上限,而违约将是灾难性的。这就表明,通胀危机长期深化之际,美债危机叠加了上来。财政当局要进一步扩大债务规模,而货币当局则竭力减持美债,陷入胶着与纠结之中,显露出美政策转向调整的扭曲、挣扎与煎熬。去年5月底,耶伦承认低估了通胀问题,今年2月底,她再宣称反通胀道路是曲折的,更不断就美债问题向国际施压,其决策当局的窘困与疲态也难以掩饰。至此,利率剧升,廉价资金时代结束,美经济体系的流动性开始出状况,货币经济情势急转直下。
利率剧升
2022年,美科技股头部企业出现业绩下滑和裁员潮,与此同时,美联储不断加息,强力收紧流动性,廉价过量资金时代结束了。
冷战结束后,和平红利时代到来,美加速了制造业外移,金融资本开始空转。世纪之初,网络泡沫破灭之后,安然、世通爆出会计弊案,显示出美企国内利润增长来源已趋收窄,但金融市场的盈利压力却有增无减。于是,大量金融衍生交易产生,金融工程成为显学,而后大行其道的现代货币理论也正待发力。所谓金融衍生交易产品,正如碎石机一样,将大块的风险石头打碎,乃至研磨成粉末,再渗入到方方面面的金融交易中,进入到大大小小的资产负债表的逐项表格中。正如香港街头售卖的迷你债券,人们并不知道那是什么,只知道它来自雷曼兄弟,且产品金额不大,或可一试。
所谓资产负债表危机,就是资本利润不可遏制的自我膨胀带来的。在产业经济时代,逐利资本强劲地推动着经济引擎的旋转,并突破藩篱与极限,推动产出扩张;后产业经济时代,逐利资本更疯狂扩张,为的就是报表上的繁荣。2008年金融海啸后,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或可消毒,但以过量资金来修补过量资本的缺失,无异于缘木求鱼,甚或反受其害。然而,大量的放水并非来自于金融机构体系,而是来自于财政货币当局,赤字货币化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