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次被提及!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里的"前海元素"释放哪些信号?
时间:2023-01-16 00:00:00来自:其他媒体字号:T  T

1月12日至16日,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在广州召开,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广东坚决落实重大国家战略,抢抓机遇推进“双区”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改革开放迸发强劲活力。“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高水平建设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也位列2023年广东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开好局起好步的十个方面之首。

记者也注意到,近1.5万字的报告中,8次直接提到深圳前海,且不少内容也与前海密切相关,涉及深港合作、平台建设、招才引智、科技创新、对外贸易、文化地标等,预示着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牵引,广东将继续扎实推进前海等国家级战略平台的建设。

报告强调要“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提出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以及“规划建设港深西部铁路、前海口岸”。

香港“北部都会区”的整合和扩容是计划由以铁路为运输系统主要骨干所带动,其中就包括连接香港洪水桥/厦村至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铁路。2022年香港特区政府新的施政报告提出的“三铁三路”六大交通基建项目,也包括长约8公里的港深西部铁路(洪水桥至前海),以此加强香港北部都会区与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衔接,使深港两地联合成为大湾区珠江东岸交通走廊的策略性枢纽。

半个月前,香港特区政府路政署表示,已与深圳市政府透过“推动港深跨界轨道基础设施建设专班”及其技术小组,推动港深西部铁路(洪水桥至前海)项目。其中首阶段研究工作已完成,次阶段研究将于2023年初展开,预计于2024年年中完成。

“前海口岸”则于2021年底被海关总署纳入《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根据规划,前海将在前海湾内湾(妈湾片区)设置前海客运码头和跨境直升机航点,并配套设置客运口岸。这也意味着,前海未来可开通往来大湾区各城市的海上及空中客运航线,并与港澳地区形成快捷直达的交通联系,前海通过打造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进一步提升核心地位。

随着深港恢复通关,目前,深圳市政府也正加速开展前海口岸以及港深西部铁路的规划研究,以更好地对接香港。

报告提出“抓好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和风投创投集聚区建设”。

前海自开发开放以来,坚持聚焦深港金融合作,积极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持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已率先在全国形成了“六个跨境”的深港跨境金融创新实践。截至2022年12月,前海注册港资金融业企业占前海港企总数的21.76%。前海港资QFLP管理企业占深圳的91%;深圳24家港资QDIE管理企业、6家港资WFOEPFM企业均落户前海,成为内地与香港金融业关联度最高、合作最紧密的区域之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下称《前海方案》)后不久,前海即启动打造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推动建立与香港等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金融制度体系,目前已签约入驻金融机构超230家,其中港资和外资金融机构占比近30%,成为港资等外资金融机构拓展内地市场的“首选地”。

2022年9月,深港首次联动发布风投创投十八条措施,不仅涵盖“募投管退”全流程、全生命周期扶持政策,还开创了深港两地联合发布政策的先河。该措施在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内统筹优质产业载体,打造创新资本跨境流动便利、科创产业带动能力突出的前海深港国际风投创投集聚区。目前已签约入驻风投创投管理机构86家,其中包括国新风险投资、招商局创投、中银股权、渣打股权、惠理股权等知名风投创投机构。

报告提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高质量建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为港澳居民在粤发展提供更加便利条件”,并特别要求“抓好前海国际人才港建设”。

作为全国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深港人才特区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前海在2022年招揽全球人才的态度十分积极。首个工作日即启用“前海国际人才港”,为各类人才提供451项政务商务生活服务;为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港澳青年等6类人才提供包括出入境、办公场地、人才住房、创业支持等100项专属服务包;吸引爱思唯尔、波士顿咨询、光辉国际等加盟“前海国际人才合伙人”。

全年线下线上累计服务海内外人才60多万人次,推动前海就业港澳青年人数同比增长206%,高层次人才数量同比增加103%,并与香港联合发布“2023年深港联合招才引智计划”。

同时,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北区正式开园,港澳青年“创梦”空间由4.7万平方米扩展至13.9万平方米,重点为成长性好、创新性强、发展佳、潜力大的企业、顶级科研机构的成果转化和具有良好社会效应的项目提供发展空间。

未来,前海还将推出“全球现代服务业人才集聚计划”,实施列明现代服务业人才清单、建立清单人才“直通车”等举措,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的重要承载地。

报告提出要提升创新竞争力,打造科技体制改革示范地、关键核心技术发源地、重要的原始创新策源地和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地。

《前海方案》发布后,前海被首次赋予“加快科技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重大任务,在现代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