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号湾总经理张志刚:从零出发,驶向世界级科创湾区
时间:2022-12-09 00:00:00来自:上海证券报字号:T  T

大江大河孕育人类文明,湾区是点睛之笔。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孕育出世界著名的三大湾区经济。上海也有一个小湾区,正在默默汲取着科创力量,孕育着高科技产业集群,这就是闵行的零号湾。

从剑川路地铁站1号口出来,向东走数百米,一座粉刷一新的老厂房矗立在小河对岸,“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街区”几个大字就映入了记者眼帘。

“您好!我是零号湾1号服务员张志刚。”在剑川路951号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一楼的赛舍空间,零号湾总经理张志刚以他独特的开场白,接受了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

“柏楚电子、骄成超声等零号湾区域企业已登陆科创板;非夕机器人、图灵量子等一批科研成果转化的公司成为湾区宠儿;奕目(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瓶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精劢医疗等一大批依托高校成果发展的公司,拓展了闵行四大新兴产业版图……”张志刚如数家珍地介绍着园区的企业。

展望未来,张志刚表示,零号湾从零开始,将立足闵行、上海,辐射长三角,走向世界,它的未来是世界级“科创湾区”。

初心:推动科研成果落地

“零号湾成立于2015年,但早在2013年,上海交大已经在这个地块推动建设零散的创新策源地。”谈及零号湾来龙去脉,张志刚说,这一切源于一个帮助教授们落地科研成果的初心。

张志刚原是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老师,2003年他在交大创立了一间公益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技术实践中心——开放给学生。大概10年之后,这样的实验室有了一个名字叫“创客空间”。这间实验室培育了很多优秀的学生,也获得了一些成果。但张志刚发现一个问题——随着学生毕业,那些有意义的探索、研究往往就断掉了。他开始思考,如何让研究持续、将成果落地。

2011年,张志刚调到上海交大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负责统筹协调资源、服务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张志刚发现,科研技术落地亟须一个满足多元化需求的服务体系。他和产研院的同事们开始尝试在学校周边寻找闲置的老厂房,将之改造为创新孵化基地。“回顾起来,这是零号湾的雏形,但这时基地是分散的、理念是朦胧的,还不具备系统化。”张志刚回忆着零号湾的开端。

将创新成果产业化为什么那么难?

“科技创新不是目的,‘将纸(专利)再变成钱’服务社会才是根本使命,这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张志刚认为,一方面,科技成果转化,涉及社会多部门、多资源要素配合、协同,教授们往往恰好缺乏这种与社会打交道的经验;另外一方面,企业经营是一种复杂的专业能力,同时具备科研、经营能力的教授往往是凤毛麟角,他们的成果落地就需要企业运营专家来支持甚至主导。此外,时代在加速,技术迭代也在加速,先有成果再转化的路越来越窄。

由此,上海交大尝试创建一个全球领先的协作生态体系,帮助教授们零距离获取创新能力与产业协作的要素,零距离融入产业。张志刚的目标是,在这个动态、离散的系统里,具备一切创新成果落地需要的要素资源,教授们可以获得“一站式”创业服务。

聚力:零号湾应运而生

在上海交大实践的同时,闵行区也在进行另外一种探索。

闵行聚焦上海南部科创中心建设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两大战略,大力引才聚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探索创新体制机制,而具有丰富产业资源和企业服务经验的上海地产集团旗下闵虹集团(简称“地产闵虹”)的加入,成为零号湾起步、发展的重要支撑。

相向而行。2015年3月15日,在地产闵虹会议室,合作三方讨论,设立“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4月11日,闵行区政府、上海交大、上海地产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开启了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的合作之路。

“零号湾从零起步,一开始入驻了6支创业团队。地产闵虹帮我们租了842平方米的办公场地,于2015年6月18日装修完成正式启动时,共有29支创业团队入驻。”张志刚表示,在闵行区政府、上海交大、地产闵虹的大力支持下,零号湾大踏步发展,集聚着越来越多的要素资源,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创投机构、服务机构入驻,已经形成了自我成长的正向循环。

“大学不仅是创新的源头,还是接触全球创新资源的端口,但大学如果不能跟社会融合、向社会辐射成果,将创新转化为产品、商品或服务,从而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就太浪费了。”张志刚不断思考大学存在的意义:大学不仅要春风化雨育人,还要将创新成果落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才能真正推动社会进步,这也可以进一步支持大学的发展。

零号湾正在将高校智力和创新资源,源源不断地导入闵行的产业转型和经济建设中,高校策源功能已经与闵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2018年,上海市科委、闵行区、上海交大再度提出了“大零号湾”课题。

在环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周边17平方公里的区域,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正在推进,可辐射至周边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莘庄工业区、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等区域,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

目标:迈向世界级湾区

谈及大零号湾,张志刚给记者换了一种讲解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