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续软楼市续跌
时间:2022-11-25 00:00:00来自:经济通字号:T  T

《神州纵横》中国10月数据显示经济复常一如7月再度转弱,除内需持续不振外,连外需也持续数月弱化,出口升幅续降(按美元计还有轻微下跌),情况令人关注。

*一牛二鹅三座大山*

除出口不景气是预计中的「灰犀牛」外,还出现了至少两只「黑天鹅」,乃来自内部新的不利因素:(一)疫情大反弹,多城告急封闭,对经济打击相信比上半年的一波更大。时间也可能更长。(二)债市崩盘。继上半年民间借贷收缩后,最近又出现债券抛售及相关基金赎回潮,显示避险退市心态更甚。何况这是在评论界多预期当局会进一步宽松(如减息)的情况下出现,事态更为严重。一牛二鹅合成的新三座大山,将令本已疲弱的复常走势更差,四季度增长未必能平三季度,全年增长只能希望保三。尤其值得注意者是即使近月当局不断出台刺激经济措施,却仍未能解困或对冲不利影响,凸显了相关措施未能对症下药的盲目性。笔者就此早已多次预告,在此不再重复,而现实亦确认了预告的准确性。有内地学者警告中国增长不能太慢,最好保持在5%之上,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问题在于如何振兴经济。当局的「应出尽出」策略显已黔驴技穷,可惜却未能依循笔者建议转向。且应出尽出将带来恶果,一是滥发货币二是淘空财政。近月M2增长约12%,实际需要只为6%至8%,大水漫灌下超发严重,令经济杠杆率不断攀升,单是信贷馀额已超GDP三倍。财政今年减退税费开支将达4万亿元,而近年只约2万亿元。下任政府将要继承重债缺财格局,制肘自多。

*楼市不能不调*

经济不景主因之一是房地产的深度及持续调整,当局救市措施则效果不大。最近又再推16条,放宽了融资限制,但一些评论已指出供给侧的刺激解决不了需求侧的超弱,而施压银行救助房企又将增加坏帐,让风险转给金融体系。更根本的问题是当局的策略思维不当:(一)不能寄望于稳楼市或软著陆。楼市累积泡沫太深必须调整,但如何调整由市场决定。当局抗拒调整只会让问题深化,和把风险转到金融体系及财政上,最终令泡沫爆破的冲击更大。(二)除反调整令问题拖延,又未有部署足够应变方案。长痛不如短痛,怕痛阻调整只会令前功尽废,令楼市政策陷入时放时收的恶性循环。过去如是今次亦如是,一见调整痛苦便开倒车,结果是楼市泡沫成了老大难问题。关键在于调整时要部署对冲手段,一是增加其他投资以替补地产投资。二是做好DamageControl,即管控金融风险及保护小业主,特别是初次买楼的年轻买家。可惜上述两项当局都未有做好,也正因此令经济表现受累不轻。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