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2-10-31 00:00:00来自:证券日报网字号:T  T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提到了新的高度。从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对民营经济的表述来看,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表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出现。党的十八大主要针对民营金融机构给出政策支持,为此后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土壤;党的十九大对于民营经济的表述,着力点主要在对经济制度的完善,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而党的二十大则对民营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更具体的阐述,对民营企业的态度由“支持”转变为“发展壮大”。报告强调,“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体现了决策层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政策支持下

民企展现强有力的发展韧性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能够快速增长,离不开民营企业做出的突出贡献,民营经济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2012年到2021年,民营企业数量从1086万户增长到4458万户,十年间翻了两番。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民营企业继续展现强有力的发展韧性。从2020年初到今年8月底,民营企业数量净增约1185万户,占过去十年净增总量的三分之一。现阶段民营经济已然成为我国最大的企业群体和投资主体以及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

另一方面,随着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家也以其特有的方式参与到国家的建设中。在2002年十六大上,第一次出现民营企业家的身影,当时仅有7名民营企业家代表,而在10年后的十八大上,代表人数已经达到34名。时至今日,民营经济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力量,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以及90%以上的企业数量。此外,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贡献了我国贸易总值的近50%。

具体来看,作为推进技术创新的主力军,民营企业的创新投入力度较大。根据全国工商联的数据显示,2022年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的研发费用总额1.1万亿元,占全国研发经费投入的39%,占全国企业研发经费支出的50%。近年来,一大批如华为、奇虎等企业已蓬勃发展科技创新的领军企业不断涌现,民营企业俨然成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除了经济增长、吸纳就业、保障税收和推动创新以外,民营企业还在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国际影响以及缩小贫富差距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民营企业的发展使得地区经济分布更趋合理。当前民营经济主要仍集中在东部地区,但也有不少民营企业在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崛起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找到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并且成功实现了区域转移。这对于中、西部地区的高速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促进了我国经济结构布局的优化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其次,民营经济的发展为国际新市场开拓提供了重要手段。2022年,我国入围《财富》世界500强的民营企业有28家,较2010年的1家显著提升,我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积极“走出去”,建立起国际营销网络和物流服务网络、开展海外投资活动,是拓展国际市场的中坚力量。

最后,民营经济的发展也注重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截至2020年11月底,在全国工商联主办的“万企帮万村”行动中已有12.3万家民营企业对我国近14万个贫困村进行精准帮扶,共惠及177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的来说,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中的地位愈发不可或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民生的保障与改善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究竟有哪些因素

让民企预期短期转弱?

外部需求回落,而民企占比不低。自疫情暴发后,受益于我国工业生产最先从新冠肺炎疫情中恢复以及全产业链的优势,自2020年四季度以来,出口基本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增长。但今年三季度以来,出口呈现显著回落趋势。2022年9月我国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速录得5.7%,较8月继续回落。

究其原因,一方面,去年同期基数有所抬升,高基数效应仍对出口增速有一定压制。另一方面,海外经济持续放缓,外需对出口的拉动继续走弱,未来美国经济或将进一步回落,实质性衰退也已在路上。除美国外,欧洲主要国家也可能逐渐步入衰退,进口放缓或将推动出口进一步承压。

往后看,短期国内疫情对生产和物流扰动仍将存在,海外主要经济体货币收紧对需求的影响将持续显现,出口增速下行态势已开启。在国内企业整体出口中,民营企业占比不低。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民营企业首次超过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我国第一大外贸主体。自2018年至今年上半年,民营企业占我国外贸总值的比重从39.7%上升至49.6%,比重的升高一方面显示民营经济是在持续向好,但另一方面,一旦出口动能转弱,对民营企业的影响也是首当其冲,特别是民营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抗风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