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财政数据点评:财政“疲态”的两点启示
时间:2022-10-27 00:00:00来自:民生证券字号:T  T

9月财政数据显现出一定“疲态”,这是我们理解未来财政运行的关键。

先看收入端,税收和土地出让金收入走软,今年大部分专项债收入也在1-8月使用完毕,目前财政收入主要依靠非税支撑。

再看支出端,地方政府基建支出开始收缩,财政支出更大比重倾向民生领域。结合政策性金融工具来一起做理解,我们不难发现四季度以来中国财政支出的核心逻辑——基建资金更多诉求预算外体系,预算内资金对基建的拨付比例下降。

126号文规范地方财政收支,呼应了9月财政特征,预算内收支规模维持保守性平衡,避免大收大支。

9月财政或许是未来财政运行的一个开始,蕴含了两点启示:

启示之一,基建融资更多依赖预算外体系,例如政策性工具。这种基建资金拨付方式与上半年依赖专项债的模式极为不同。典型表现是银行间流动性从极宽走向偏宽,企业中长贷规模走高。

启示之二,地方财政收支规模有所收敛,这也与126号文的精神内核一致。或许未来我们将看到更加透明也更加规范的地方财政收支,政府性基金收入项目尤其如此。

9月公共财政收入小幅回落,非税收入为最大贡献项。

9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达8.4%(剔除退税因素),较前值小幅下行0.9个百分点。

本月收入保持平稳得益于两大因素,其一为非税收入高企,本月同比高达39.7%(前值33.5%);其二为同期房地产相关税收基数走弱,2021年同期增速仅达-22.7%。

排除上述因素,与经济相关的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同比均较前值回落。

9月经济数据相对平稳,本月与经济锚定的税收走弱,或更多反映当前减税缓税力度较强,政策效果持续释放。

9月土地出让金走弱,城投拿地比重仍在提升,土地市场未见回暖。

9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26.4%(8月,-4.9%),较前值下行21.5个百分点。

7-9月土地出让增速波动较大,主要因为今年与去年集中供地时间错位所致(2021年第二批集中供地时间多延后至9月,今年第二轮土拍多在7-8月结束)。

9月百城住宅用地溢价率仍位于历史低位,且城投拿地比重较前月进一步抬升,可见当前土地市场仍然较为疲软,房企拿地意愿不高。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