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会议,对稳经济大盘四季度工作再部署、推进再落实。会议指出,四季度经济在全年份量最重,不少政策将在四季度发挥更大效能,要增强信心,抓住时间窗口和时间节点,稳定市场预期,推动政策举措全面落地、充分显效,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受超预期因素冲击,二季度前期经济明显下滑,我国及时出台33项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19项接续政策。随着政策落地见效,经济增长态势持续改善,三季度经济总体恢复回稳。四季度经济形势如何?财政、货币政策还有哪些发力点?9月29日,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8位首席经济学家和首席宏观分析师普遍认为,展望四季度,GDP同比增速较三季度将小幅上升,增速将达到4.5%—5.5%左右。财政、货币政策要紧密配合,形成组合效应,推动经济企稳向上。
四季度将延续复苏态势
多个经济指标有望回升
近期,我国出台了多项政策,包括增加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依法用好专项债结存限额,再次增发农资补贴、支持发电企业发债融资、对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缓缴一个季度、进一步延长制造业缓税补缴期限、整治涉企违规收费、实施支持企业创新的阶段性减税政策、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支持制造业等领域设备更新改造等。
“经济之所以能在三季度逐步企稳,基建投资的高增速和出口的相对强劲起了很大作用。”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表示,四季度出口因外需的疲软而下滑压力较大、房地产投资能否企稳存在不确定性。因此,要持续稳经济,一是继续靠基建投资,二是要促进居民消费稳定回升。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当前,宏观经济正处于回稳向上的关键阶段,估计三季度GDP增速将在3.8%左右,与正常增长水平还有一定距离,宏观政策有必要继续锻长板、补短板。例如,推动基建投资提速、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政策扶持力度,引导房贷利率下调推动楼市企稳回暖等;同时,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下一步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有可能减弱,这就要求内需及时顶上来。由此,进一步提振国内投资、消费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增加。从这个角度看,稳增长措施需要未雨绸缪。
“今年下半年基建投资持续加快,制造业投资平稳健康增长,社会经济生活基本恢复正常,预计四季度GDP增速将较三季度小幅上升,增速将达到5.5%左右。”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表示。
董忠云表示,展望四季度经济形势,在国家积极的稳增长政策下,基建有望继续发挥稳经济的基石性作用、消费有望进一步复苏。在经济下行压力和稳增长政策对冲下,四季度GDP环比增速水平可能会回归历史均值,对应四季度GDP同比增速或在4.7%左右。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四季度经济将延续9月份以来的稳步复苏势头,GDP同比增速逐季向上的概率较大。
王青预计,四季度GDP增速有可能达4.5%至5.0%,接近正常增长水平。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主管庞溟表示,高频数据显示建筑业、制造业等需求持续恢复,工业、投资等数据有望继续超出市场预期。在更多稳增长政策落地生效助力和经济预期持续转好的大背景下,四季度经济形势将继续维持复苏形态,但应给予复苏节奏更多耐心。
展望四季度经济运行亮点,王青认为,四季度经济运行将有三大亮点:一是消费将重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二是基建投资高增长将持续到年底,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进一步增强;三是在政策调整到位下,房地产行业对宏观经济的拖累效应有可能趋于缓和。
在明明看来,四季度需求端的亮点将集中在投资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将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制造业和服务业设备更新投资有望实现较大增量。投资需求的上升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冲外需下滑,提振工业生产,工业增加值增速有望向潜在水平回归。
华安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何宁表示,四季度经济在总量和结构上均有改善,亮点将落在基建提速、房地产筑底回升、消费改善等方面。消费市场尤其是汽车消费已出现改善信号,预计消费将继续修复。
“四季度经济亮点是新能源汽车消费将扩大。”董忠云说,预计四季度,在新能源汽车销量带动下,乘用车销量增速有望维持高位。
庞溟认为,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灵活运用阶段性信贷政策和保交楼专项借款,确保稳楼市稳预期,要求地方用好“一城一策”政策工具箱,房地产行业的筑底复苏过程有望形成,销售端、投资端和融资端将逐步改善。同时随着四季度宏观经济持续向上,消费板块具有增长的动能,商品消费大概率将持续提速,服务消费未来的改善空间更具想象力。
“目前新能源、基建投资等扶持政策基本上应出尽出,预计四季度在消费方面尤其是房地产等领域会成为稳增长的发力点。”香港中睿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徐阳表示。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实现资金精准滴灌
为巩固经济企稳基础、促进回稳向上,四季度财政、货币政策将如何发力?
陈雳表示,四季度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紧密配合,进一步放大工具箱的作用,实现资金的精准滴灌。
财政政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