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整体上看,长三角地区吸引外资持续向好发展的基本盘没有改变。
今年以来,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在稳投资方面能够交出一张怎样的“成绩单”?
21世纪经济研究院根据已经公开的数据梳理发现,上半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多地外资招引实现逆势增长。进入7月,三省一市实际使用外资回稳势头进一步巩固。今年1-7月,上海、江苏、浙江三地实际利用外资约496.74亿美元,约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的40%。其中,江苏省实际使用外资220.7亿美元,同比增长24.3%,在全国保持领先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从市场需求来看,随着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愈发加快,对海外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需求正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相关市场投资在长三角地区聚集。
另一方面,长三角地区通过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未来产业,吸引了全球各类创新要素加速聚集,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整个区域产业发展的产业环境与市场潜力,使得区域对海外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吸引力不断增强,这也成为当前长三角主要城市利用外资的新增长点。
江苏实际使用外资超200亿美元在需求收缩、预期转弱的国际大背景下,外资仍持续加码长三角地区。
在三省一市的数据方面,1-7月,上海是长三角地区唯一一个实际使用外资超百亿美元的城市,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达142.9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2%。上海一直是外资最青睐的投资目的地之一,在上半年经历了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冲击,外资数据仍实现正增长,说明上海与外资已经形成了深度协作紧密嵌入的关系,对国际产业投资依然具备充足吸引力。
同期内,江苏省实际使用外资规模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据商务部统计,今年上半年,江苏全省实际使用外资210.7亿美元,规模继续保持全国首位。1-7月,江苏省实际使用外资220.7亿美元,同比增长24.3%。
此外,浙江省1-7月实际使用外资约133.1亿美元,略低于上海同期数据,与江苏省尚有一定差距。截至记者发稿,安徽暂未公布前7月外资数据,但安徽省商务厅数据显示,上半年安徽省实际使用外资8.9亿美元(FDI),与其他省份拉开明显差距。
通过梳理发现,从整体上看,长三角地区吸引外资持续向好发展的基本盘没有改变。同时从城市的角度来看,参照2021年实际使用外资总量的数据,1-6月,长三角地区27个核心城市中,15个城市的目标完成率超50%。尤其是湖州、宁波、金华、苏州、盐城、舟山等地均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目标完成率超80%。
在具体城市方面,上海仍然一骑绝尘、遥遥领先。江苏省多个城市利用外资表现强劲,在上半年长三角实际利用外资城市的前十城市中共占据六席。其中,排名第二的苏州前7个月实际利用外资58.3亿美元,同比增长39.5%。
在浙江,杭州、宁波、嘉兴进入长三角实际利用外资城市的前十位,三座城市上半年利用外资总额达到90亿美元以上,约占全省总数的四分之三。截至7月底,上述三城利用外资总额达100.8亿美元。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认为,上半年在疫情影响下,外资不断加码的投资活力既得益于长三角地区长期积累的产业生态相对成熟、营商环境较完善、创新资源集中等综合优势,也和各地政府在积极创新招商模式上的努力密不可分。
例如在浙江,与专业服务机构、产业基金合作成为引进外资的新路径。地方招商部门借助专业服务机构,围绕顶层设计、产业链延伸、国际投资合作等方面,不断向当地导入外资企业资源,积极践行产业链招商服务。
前7月,长三角地区“外资成绩单”中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区域内利用外资不均衡的态势依旧存在。
例如从城市维度看,在浙江省内,1-7月杭州利用外资46.8亿美元,超过全省的三分之一,而温州和台州两市则分别只有3.1和1.4亿美元,对比来看利用外资不均衡的态势较为明显。
“温州和台州吸引外资在省内相对较少,除了国际大环境的影响,还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温州、台州地处长三角城市群边缘地带,不利于产业要素的流入。另一方面,目前这两个城市传统产业中低端偏多、高端产业偏少的问题也较明显,对吸引外资造成一定影响。”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卓勇良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下阶段,温州和台州应聚力发展本地的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提升外资吸引力。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认为,利用外资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地在对外开放水平、投资营商环境、产业发展方面的差距。为避免形成“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地区分布,外资吸引力较弱的城市应根据当地实际状况积极借鉴核心城市的产业招引政策举措,努力发展优质特色产业,进一步提升城市产业吸引力。
高新技术产业成外资新增长点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创新应用能力越发成为吸引外资的关键因素。21世纪经济研究院梳理发现,长三角地区外资成绩的一大亮点是,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外资的占比持续上升,成为利用外资的新增长点。
例如,今年1至4月份,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