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营商环境再升级 聚焦区域发展新布局
时间:2022-09-12 00:00:00来自:中国经营报字号:T  T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孟母文化产业园。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法宝。今年,各地积极出台相关措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近日,山西省政府印发了《山西省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并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市先行先试,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原创性、差异化探索。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行动方案》聚焦服务山西省“一群两区三圈”区域发展新布局,重点围绕打造法治环境、政务环境、信用环境、人文环境、要素保障环境等五个方面,提出了30项具体任务、119条详细改革事项。

山西省官方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市场主体达到364.2万户,增长21.6%。其中,企业数量达99.2万户,增长15.8%;涉税市场主体157.3万户,增长14.1%。

山西省审批服务管理局副局长连建林介绍,《行动方案》是山西省继以数字政府建设为牵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之后,最新推出的营商环境3.0版改革方案,是山西省“十四五”期间营商环境创新提升的施工图。

服务“一群两区三圈”

在晋北、晋南、晋东南建设高质量城镇圈,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不断提高全省城镇化水平。

优化区域发展布局,集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山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加快要素和人口集聚,形成山西省“一群两区三圈”的城乡区域发展新布局。

记者看到,“一群两区三圈”布局一经提出,便迅速成为山西全省热点话题,引发热烈讨论,那么包含哪些具体内容呢?

根据报告,“一群两区三圈”新布局是指,把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进入国家规划作为山西在中部地区争先崛起、在全国版图彰显地位的重大机遇,重点建设太忻经济区,加快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的北引擎;高质量建设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持续强化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的南引擎。在晋北、晋南、晋东南建设高质量城镇圈,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不断提高全省城镇化水平。

“城市群和都市圈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中心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要素集聚增强对于都市圈和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山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武甲斐说,“一群两区三圈”布局将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力,从而提升山西的区域竞争力。

在《行动方案》中,服务构建山西省“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发展新布局,作为营商环境创新提升的工作目标。

服务“一群”发展方面,要推动太原市紧紧抓住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建设重大机遇,对标国内外一流先进和最佳实践,全面推进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和全方位创新提升,努力形成一批首创性、突破性的制度创新成果。晋中市探索“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向有条件的县(市、区)延伸。阳泉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试行高精度地图面向智能网联汽车使用。吕梁市开展惠企政策兑现服务改革创新。

服务“两区”发展方面,要推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加快构建跨区域“一网通办”协同发展模式,打造“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样板。推动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探索具有更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

服务“三圈”发展方面,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市、区)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特色化改革。支持大同市深化获得用水用气便利化改革。朔州市探索“多测合一”、联合验收改革。临汾市开展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市县一体化改革,打造领办、代办、专办、一网通办“四办服务”品牌等。

工程建设项目“一网通办”

2022年山西省从四个方面制定了12条具体工作举措,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提升审批服务效能。各地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政策部署陆续出台。在众多经验和做法中,“一网通办”逐渐成为基础路径。

今年5月,山西省召开全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推进会,要求各级各部门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能,切实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深入发展。

会上,山西省副省长汤志平指出,要加快推进审批系统整合,全面推行全流程网上审批,强化项目前期策划生成,大力推行并联审批和联合验收,推进改革工作再深入、再优化、再提速,进一步创优营商环境。

记者了解到,经过三年多建设,山西省已基本建成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审批事项减至61项,申请材料减至97项,全流程平均审批时限由240个工作日压缩至80个工作日左右。

山西省住建厅总工程师张志利介绍,围绕落实《行动方案》,“一是全面实行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网上审批;二是持续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三是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关键环节改革;四是全面优化市政接入工程服务。”

《行动方案》要求着力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提出开展极简审批行动,便利市场主体准入和退出,提高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能级等多项措施。深化企业开办“一件事”改革,推行登记注册“一网通、一窗办、半日结、零成本”。建立政务服务“全程网办”线上、线下“全代办”等制度和配套办法。

张志利表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