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推动失控的全球通胀?凯丰投资吴星:能源供应危机6年前已注定!国内资产优于海外资产
时间:2022-08-03 00:00:00来自:券商中国字号:T  T

在俄乌局势紧张、疫情冲击以及全球高通胀的背景下,市场格局愈发不明朗,投资难度明显加大。如何在这样不确定的环境下,进行资产配置,备受市场各方关注。

在7月29日由证券时报主办、长江证券协办的“大变革时代的投资力量——2022中国基金业峰会”暨中国明星基金论坛、“金长江”私募基金发展高峰论坛上,凯丰投资董事长兼首席投资官吴星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当下的主题是通胀超预期引发的衰退,特别是欧洲和日本等国家,衰退的可能性非常高,比如德国其实从PMI数据来看也在衰退的状态下。

“美国目前通胀水平9.1%,欧洲的通胀水平达到了8.6%。随着欧美各国不断地加息,开始对经济形成冲击,欧美的PMI数据开始出现明显的下跌。而制造业强国的地位,为中国带来非常多的战略选择。”

吴星认为,中国企业和居民在信心恢复以后,在如此宽松的汇率环境里,当下不一定乐观,但未来半年更为乐观。今年上半年我国居民存款增加10万亿,但大家都不敢消费,然而一旦市场信心恢复,这都是潜在的利多。

“在跨资产配置方面,国内资产优于海外资产。欧美可能更悲观一些——特别是欧洲,能源问题是致命的。”

在吴星看来,目前原油的供给无法提升,不是谁在刻意为之,而是在6年前就已经决定了。全球对传统能源的投资持续下降,就会导致产能扩张的可能性和潜在产能明显下降,早在3年前能源供应就已经大幅下降了,这个方面大家对能源的判断时关注得非常少。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还有一个现象,即全球普遍处在高温状态下,高温是长期性的问题。从1960年以来,全球温度高了1.2摄氏度。在城市中,天气越热,空调开得越猛,这就形成了城市热岛效应,对能源的需求会增加。

吴星表示,8月上旬前后,通常是水电发电的最高峰,过了这段时间以后就需要煤炭,所以国家在6月份反复提到煤炭的问题,实际上是在提前做准备。无论是动力煤还是天然气,目前供应都是紧张的格局,天然气的问题则更严重,因为天然气设备年久失修,而俄罗斯的供给较往年相比大幅减少,这对全球的影响非常大。

以下是吴星主题演讲的文字实录:

非常感谢主办方,我简单地对全球通胀下资产做一个回顾和展望,包括对一些核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所讲的内容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和对当下的看法,因为很多事情变化特别大。比如7月28日,美国GDP数据公布,中美国家领导人通电话以及政治局召开会议,特别是近期6月到7月份,很多事情发展得非常快。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我先介绍下我们在研究宏观经济时内部使用的框架——以经济周期做资产配置的起点,最重要的是发现主题,并研究主题带来的冲击和形成待证明的命题,同时紧跟资金来抓住经济相关的趋势,在资产上进行配置和表达,并做好风险防范。这是我们的框架。

我们提到的主题的核心,是广大的冲击,比如一个我们自己定义的主题就是通胀,它引导我们对加息和衰退这些动作做判断。而衰退就是风险,最后形成我们认为相对精准或者稳健的表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庸高明的表达,这可能是我们投资人最想达到的目标。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张框架图,今年的核心问题是在疫情冲击之下,货币政策的大量发力。从去年开始,整个通胀已经开始出现明显的变化,形成了以美国劳动力市场紧张、能源价格高企,全球供应链紧张的格局。而从今年开始,美国和其他国家陆续加息,通胀问题变得非常广泛,而且美国薪水上升比较明显,通胀预期脱锚持续。同时,美国GDP数据也同样超预期,第二季度-0.9%,第一季度-1.6%,这样会影响货币政策的出台去抑制住需求。另外,还有俄乌局势等因素都会对市场产生影响。随着通胀大幅提升,它在不同国家会有不同的表现,同时也影响着消费者信心。

而中国实际上是在另外一个维度上,主要是因为今年的疫情和去年房地产的影响,形成了目前的低利率环境和金融缓慢扩张的过程。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出现了一些局部行业过热或者其它的问题。未来消费会不会爆发式增加,我觉得是需要追踪和观察的,这就是整体大概情况。

我们看一下数据,分了四块:一是宏观现状;二是核心影响因素;三是通胀预期对经济的冲击;四是政治因素的干扰。

欧美通胀持续超预期,工业需求出现明显下降

美国的通胀水平很高,已经达到9.1%,欧洲的核心区域在8%左右,德国的通胀数据达到8.5%也是超预期的。欧洲外围区域的通胀数据也非常厉害,达15%甚至更高,比如土耳其高达70%-80%的通胀。但全球其它地方,目前只有中国受通胀影响较少。我们以前有一个观点,制造业强国无滞胀,因为可以消化进口,若需求不足则在国内降低工业利润,因此制造业强国理论上通胀水平应该是最低的,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制造业强国的地位为中国形成非常多的战略选择。而全球大部分国家已经进入高通胀撞开。

我们看到美国整个通胀的细指标具有广泛性和高粘性,大部分的通胀数据已经起来了,比如说最新的美国CPI中,月环比年化高于4%的项目占比已经超过了70%。也就是说,不是一个指标,而是有一堆的指标,说明整个通胀情况没有那么容易缓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