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扩大国内需求,投资和消费一个都不能少
时间:2022-08-02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今年我国经济复苏仍表现为外需恢复强于内需,投资恢复强于消费,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没有想象的那么强。如果消费起不来,仅仅依靠扩大投资,恐短期效果有限,长期还可能形成新的产能过剩。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实际同比增长2.5%,其中,一季度同比增长4.8%,二季度增长0.4%。“7.28”中央政治局会议认为,当前经济运行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做好自己的事。会议提出要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着力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同时强调宏观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7.29”国常会议指出,要抓住当前重要时间节点,巩固经济恢复基础。会议强调要综合施策扩大有效需求,推动消费继续成为经济主拉动力。

我国经济复苏的基础有待进一步稳固

今年我国经济复苏仍表现为外需恢复强于内需。从支出法看,“三大需求”中,经济增长贡献率,外需居首。上半年,消费贡献率32.1%,投资贡献率32.1%,外需贡献率为35.8%。尤其是二季度,全靠外需拉动经济增长1.0个百分点,才实现经济同比正增长,这是2015年以来首次。2020年一季度,“三大需求”均为负拉动,当季经济负增长6.9%。

进一步分析内需的投资和消费,从名义值看,投资恢复强于消费,但从不变价看却不尽然。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长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0.7%,固投增速远超社零;投资和消费对同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均为0.8个百分点,表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没有想象的那么强。

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和社零不等于支出法中的资本形成和最终消费支出。2017~2021年,固投平均相当于资本形成的1.39倍,社零平均相当于最终消费支出的0.74倍;2004~2008年,这两个比例均值分别为1.02和0.65倍。可见,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转化为资本形成的能力相对2008年危机时下降,而社零转化为最终消费支出的能力上升。

二是PPI通胀高于CPI,收敛了固投增速领先社零的优势。今年上半年,PPI和CPI分别累计同比增长7.7%和1.7%,二者增速差值为+6.0个百分点;2009年分别为-5.4和-0.7%,二者差值为-4.7个百分点。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4%,拉动当年经济增长8.0个百分点。估计今年固投增速即便达到10%(约两倍于2017~2021年的平均增速),投资对今年全年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恐难企及2009年的1/3。

扩投资有亮点也有隐忧

发挥投资的关键性作用是今年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内容。其中,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提前下拨、靠前发行,对于推动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建设,尽早实现实物工作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上半年,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长9.1%,高出固投增速3.2个百分点,2017~2021年为平均低0.5个百分点。

同期,受益于外贸高景气的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10.4%,较固投增速高4.3个百分点,明显强于2017~2021年平均高0.5个百分点的水平,但较2021年高8.6个百分点收敛较多。尽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预测没有给出明年世界经济衰退的基准情形,但直言世界经济前景风险压倒性偏向下行,全球可能很快面临衰退,故未来我国扩大出口将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同时,受各种超预期因素冲击影响,国内“三重压力”有增无减。上半年,占固投近六成的民间投资累计同比增长3.5%,较同期固投增速低2.6个百分点,2017~2021年为平均高0.2个百分点。

当前市场更纠结的是房地产行业的疲软。今年上半年,占固投总额约1/4的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5.4%,为1999年以来同期首次负增长;商品房销售额下降28.9%,销售面积下降22.2%,跌幅均为1999年以来同期最深。同期,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负拉动4.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负贡献184.0%。分季度看,一二季度,房地产业分别对当季经济增长负拉动2.0和7.0个百分点,2021年三季度以来连续四个季度负拉动,持续时间为三十年来最长。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之初的三四季度分别负拉动3.7和6.2个百分点,新冠疫情暴发初期的2020年一季度负拉动7.6个百分点。

伴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整,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来源下降25.3%,其中,国内贷款下降27.2%,个人按揭贷款下降25.7%。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和个人按揭贷款今年初以来均为累计同比负增长,而国内贷款的累计同比负增长则更要追溯到去年的6月份以来,后者与去年初开始实施的“三条红线”政策有关。

房地产市场牵一发动全身。虽然房地产业增加值占我国名义和实际经济总量仅有6%~7%,但鉴于其还涉及建材、装修、家电、家具、金融等上中下游产业,房地产业的下修调整影响远不止于此。房地产调整不仅影响经济增长,还影响就业和财政金融状况。据统计,2019年,我国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屋建筑业、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的就业人数合计超过2000万人。今年上半年,土地成交价款同比下降46.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下降31.4%,这令地方财政更加捉襟见肘。同时,去年下半年以来,部分房地产民企债务“爆雷”、大型房企被接管,以及购房者断供停贷,金融风险事件此起彼伏。

各方对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