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数字化转型突围
时间:2022-08-01 00:00:00来自:中国经营报字号:T  T

近日,广东某城投公司与当地一家从事数字化的公司签署协议,围绕“智慧城市综合服务运营商”这一概念,双方就智慧城市、金融投资等多个领域展开合作。该城投负责人表示,数字化赋能城投转型,打造城投数字信息化生态圈已经势在必行。

今年以来,多地城投公司围绕智慧城市、财务数字化等关键词进行数字化业务拓展。而就在今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要以数字化改革助力政府职能转变,统筹推进各行业各领域政务应用集约建设、互联互通、协同联动,发挥数字化在政府履行经济调解、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职能的重要支撑作用,构建协同高效的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体系。

为此,江西现代资产投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驻江西办事处总经理、亚洲开发银行注册专家彭军铖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城投公司以及各级国资部门,肩负起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产业的建设引领责任,城投发展数字化业务将为提升国有资产监管和国有资本运营的数字化、智慧化和智能化水平,助力地方政府债务的缓释和化解,发挥国有资本和国有经济在结构调整、产业带动级公共服务方面的高质量优化提升等发挥积极作用。”

打破“数据孤岛”

从城投作为微观主体角度来看,数字化发展也是重塑企业比较优势的重要手段。

进入2022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迎来收官之年。随着年初国务院出台《“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国企数字化转型也不断深化。

此外,近年来多部关于强化国企数字化转型的文件出台,其中,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以县域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强地方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管控工作的指导意见》等。

在彭军铖看来,不仅是政策层面在推动城投数字化转型,“从城投作为微观主体角度来看,数字化发展也是重塑企业比较优势的重要手段。借力数字化转型,城投可以实现对企业内部管理和业务层面的信息化变革,从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产业运营模式,资金扶持政策等。营造鼓励创新的市场环境,创新数字经济领域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的管理方式等,都为城投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发展方向和着力点。”

同时,彭军铖还认为,数字化转型为城投公司的业务拓展带来了机遇。“目前,智慧城市成为数字化发展与城市管理结合的发展趋势。医疗、交通、在线教育都是智慧城市发展的着力点,城投参与‘新基建’,布局智慧城市等业务,在满足政府发展需求的同时,也能够为自身业务经营,打开新的可能性。在科创行业中择优选择合适的技术企业进行合作,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智慧城市项目品质、降低项目建设和运营成本,全面介入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和运营,包括但不限于项目前期策划、项目建设运营管理等,为后续管理智慧城市运营工作打好基础。”

不过,在发展数字化业务中,不少城投公司也存在转型困惑。

一位从事财务工作的城投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就目前来看,城投企业普遍存在数字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仅有OA、财务等少数几套信息化系统,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及管理规范。未来,如业务发展需要大量的信息系统,势必重复先建设、再治理的老路,时间和经济成本高昂。”

此外,“数据孤岛”也是多位城投公司从业人员存在的普遍感受。

随着近年来城投整合,集团化公司逐渐增多。但不少从业人员认为,母子公司数据分散存储,相互独立的情况。数据仅沉淀在各个部门内部,形成数据孤岛,无法实现数据的融合和数据资产的沉淀。一位城投公司负责人对此说,“数据孤岛导致城投管理人员缺乏对集团数据的全局感知。对集团及下属公司在工程建设、投资管理、资产运营等业务层面,管理人员难以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全过程的管控。”

“投融建管营”

从城投数字化环境来看,一部分城投已经着手数字化转型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在彭军铖看来,城投数字化转型要重点围绕四个方面展开,一是顶层设计规划,二是强化平台建设,三是数字化应用体系的建设,四是数字资产沉淀。

彭军铖认为,随着城投存量资源整合的扩大和自营业务培育的发展,已经逐步发展为多元化大型国有资本控股集团,即使是文投、交投、水投等专业领域的城投类平台,随着其组织规模的扩大和细分领域的增加,业务方面也将分化为独立的板块。因此,城投组织管理主要是母子、总分、上下式集团化框架结构,总部母公司将演变为服务中心、管理中心、监管中心、运营中心、人力资源中心、制度输出中心,子公司承载各个业务进行实体化发展。在集团化管理框架下,集团公司需要在OA协同办公、人力资源、对外投资、融资偿付、战略及预算、资金预算、资产经营、重大项目监管、风险防控、招投标等方面对分子公司进行全方位的组织管理,实现业务降本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