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答一财:上半年外贸顶住压力,交出合格答卷
时间:2022-07-29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长9.4%,规模创历史新高,但相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如何评价上半年外贸表现?

29日,在商务部召开的“2022年上半年商务工作及运行情况”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外贸司副司长张斌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今年上半年,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多地频发,外贸供应链一度遭遇严重阻滞。

“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商务部会同各地方、各相关部门形成保通保畅保主体强大合力,及时出台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我国外贸顶住压力,进出口规模、质量、效益同步提升,上半年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张斌表示。

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关于上半年的外贸情况,张斌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一是规模较快增长。上半年,以人民币计,进出口总额达19.8万亿元,同比增长9.4%。4月份,进出口增速只有0.1%,触底之后迅速反弹,5、6月份分别增长9.5%、14.3%,展现较强韧性。

二是企业展现活力。上半年,有进出口实绩企业达50.6万家,同比增加5.5%。其中,民营企业42.5万家,增加6.9%。民营企业出口同比增长18.5%,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至59.6%。

三是质量继续提升。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快速增长。上半年,太阳能电池、锂电池、集成电路出口分别增长95.4%、75.3%、16.4%。

四是发展更趋均衡。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上半年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4.1%、7.1%。中西部地区出口增速快于整体4.6个百分点。

张斌表示,回顾上半年,中国外贸有三个方面的贡献。

“一是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上半年,货物与服务净出口拉动GDP增长0.9个百分点,贡献率达35.8%。二是助力稳就业保民生。上半年新增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8.8万家,其中绝大多数为中小微外贸企业。进口钾肥415万吨,全力保障春耕用肥。”他说,“三是助力国际收支平衡。货物贸易继续对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和外汇储备规模总体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商务部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增长较快,对美国、欧盟、东盟进出口分别增长11.7%、7.5%和10.6%,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7.8%。“出行类”产品快速增长,汽车、鞋靴、箱包出口分别增长51.1%、31.4%和34.6%,分别高于整体出口增速37.9、18.2、21.4个百分点。

同时,服务贸易也稳定发展。1-5月服务进出口达2.4万亿元,增长22%,其中出口增长26.3%,进口增长18.2%。

针对下半年外贸形势,张斌表示,当前,外贸发展面临的风险高、困难大、不确定因素多。世界经济滞胀风险显著上升,多个主要经济体持续加息,贸易增长前景不容乐观。同时,国内和国际物流仍需进一步提升效率,畅通产业链供应链。

他表示,下半年,商务部将突出三个着力点,积极促进出口、扩大进口,多措并举稳定外贸。一是扩增量。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充分挖掘跨境电商等潜力,深入培育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开展市场采购贸易创新提升专项行动。充分发挥贸易畅通工作组作用,用好已签署自贸协定,指导企业精准开拓国际市场。办好用好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消博会等展会,鼓励企业多种渠道抓订单。支持高技术高附加值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和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

二是稳存量。加强外贸运行监测预测预警,密切跟踪研判形势。落实好推动外贸保稳提质意见等稳外贸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各级稳外贸相关工作机制作用和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机制作用,加强对外贸企业生产经营保障,及时畅通物流堵点,推动规范港口有关收费。支持加工贸易稳定发展,发挥加工贸易产业园和承接地作用,引导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有序转移。

三是强保障。指导各地加大下半年稳外贸工作力度,稳定中小微外贸企业预期,切实支持外贸企业降成本。

吸收外资质量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超预期突发因素带来严重冲击、二季度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的背景下,上半年全国吸收外资仍实现较快增长。

商务部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7233.1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7.4%。引资结构更加优化。

其中,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实现“双提升”,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54.8%,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5.9个百分点至25.4%;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3.6%,占比提升3.8个百分点至35.5%。主要投资来源地稳定增长。

美国、德国、英国实际投资分别增长26.1%、13.9%和13.4%(含通过部分自由港转投资,下同),韩国、香港地区实际投资分别增长37.2%、15.8%。高水平开放平台带动作用明显。

上半年,21个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1198.5亿元,增长16.8%,以不到千分之四的面积吸引了近16.6%的外资。服务业扩大开放“1+4”示范试点地区的服务业吸收外资增长15%,占我国服务业引资比重达34.7%。230家国家级经开区吸收外资增长42.1%,占比达19.6%。

针对下半年吸收外资走势,外资司司长陈春江表示,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稳外资仍然面临较大挑战。但要看到,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运行持续企稳回升,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前景良好、机遇广阔。

他表示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