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时期对华加征的关税近日陆续到期,美方在取消关税方面的表态颇为反复。
与此同时,美国消费者技术协会(CTA)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2018年至2021年底,美国科技产品进口商因从中国进口产品而支付的关税超过320亿美元,且这一数字在过去六个月中变得更大(指的是2022年前六个月),有可能总额达到400亿美元。
这份报告显示,针对中国对美出口产品的关税阻碍了美国的生产和就业增长:事实上,在征收关税后,美国科技制造业工作停滞不前,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有所下降。
CTA国际贸易副总裁布莱兹特瓦(EdBrzytwa)表示,很明显,关税没有奏效,反而伤害了美国企业和消费者。
“随着美国经济中所有部门的价格上涨,取消关税将减缓通货膨胀,并为每个人降低成本。”布莱兹特瓦表示。
此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曾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始终认为,取消全部对华加征关税,有利于中国,有利于美国,有利于世界。在当前高通胀形势下,早取消对华加征关税,消费者和企业就能早受益。
关税未能大幅改变供应链
报告显示,许多美国科技公司,包括全球运营的科技公司以及小型企业和初创公司,都表示他们不能在不提高产品价格的情况下再吸收关税成本了,持续的全球性供应链挑战和海运运费加剧了这一趋势。
CTA在报告中写道,对于美国消费者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喜爱和依赖的技术更难获得,也更难以负担。在所有行业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取消关税是帮助对抗通货膨胀的重要一步。正如报告所表明的那样,关税也未能大幅改变供应链。
根据报告统计,在加征关税后,来自中国的消费科技产品的平均关税从2017年的0.4%上升到2021年的6.2%。
在受到影响的产品方面,互联网设备、路由器、电缆、电脑和配件受到的影响最大,约占被征收关税科技产品的三分之一。
报告发现,尽管关税存在,美国的消费技术公司仍继续从中国进口,实际上,受影响产品的进口(以及相关关税成本)自2020年年中以来一直在上升。
具体而言,受关税影响的科技产品的进口趋势在2017年至2021年期间下降了39%,而未列入清单的科技产品则增长了35%。然而,自2020年年中以来,受关税影响的科技产品的进口量有所增加,这表明关税已不再促使企业“离开中国”,进口不太可能因关税而进一步下降了。
同时,对于一些关税最高的产品,例如数码相机、某些烹饪用具和真空吸尘器等,尽管相关关税高达25%,但在2021年,美国在这些产品方面的进口量仍高于2017年。
报告显示,对来自中国的消费技术产品征收关税并没有带来更多的美国制造业出货量或创造更多的在美就业。
具体而言,受关税影响的计算机和电子产品的进口价值最高,但美国制造业出货量遵循了关税前的基本趋势。同样,美国制造的特定技术电气设备的出货量在征收301关税后停滞不前,且2020年年中后,来自中国的进口继续增长。通信设备产品面临一些最严重的关税,但美国的就业在征收关税前后基本持平。
报告并显示,对消费技术产品征收301关税主要增加了美国从其他国家的进口,即关税的明显受益者是其他国家的出口商,譬如越南等,其运往美国的货物激增——尤其是最近。
实际上,从2017年到2021年,美国从其他国家进口的受关税影响的科技产品,其增加量远远抵消了来自中国进口产品的下降。
然而,报告指出,由于美国与越南、泰国等国家没有自贸协定,这使得美国公司更难在全球市场竞争。
CTA在报告中建议,应取消对消费技术产品的关税,以缓解通货膨胀、降低成本并释放美国经济的创新能力,同时取消对投入品的关税,以振兴美国的就业和美国的科技产品制造。
拜登政府和关税取消
近期,拜登政府不断在取消关税方面放风,但美国媒体公开报道显示,其内部态度并不统一。
譬如,早在5月,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即表示,她主张取消部分对华惩罚性关税。对此,束珏婷表示,在当前高通胀形势下,美方取消对华加征关税符合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的根本利益,有利于美国,有利于中国,有利于世界。
6月底,美方再次表示,正考虑就放宽美国对中国关税一事做出决定。束珏婷对此表示,中美双方应相向而行、共同努力,为经贸合作创造氛围和条件,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近期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总统拜登知道美国民众深受高通胀之苦,但他必须考虑到取消对华关税对美国劳工产生的影响。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国商务部入库律师管健博士告诉第一财经,目前美国国内政治层面的博弈很激烈,也有声音认为没有必要取消关税。
他分析道,美国正在进行到期复审,到期复审的申请里有400多个有关利益方提交的申请,其中有24个美国的劳工组织提交了申请,要求继续全面实施三年关税。这些意见对拜登政府要不要减免关税以及怎么减免关税,可能都会有比较大的影响。
管健说:“我的感觉是,如果拜登要减免关税或者做相关的表态,无论是为了中期选举还是平息一下美国国内对他的指责,